第703章 到了(第2/2頁)

他森寒一笑:“這便是不義之師的結果,我義軍等貴賤,均貧富,不當差,不納糧,以大義討不義,振臂一呼,從者如雲!他們則是死一個少一個,新軍再強悍,慢慢耗,也可耗死他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為無道朝廷賣命,最終不會有好下場。”

他語中的森寒刻骨之意,任誰聽了,都要不寒而栗。

闖營雖陸續收羅幕僚謀士,不過多是底層失意文人,他們加入闖營原因各種各樣,但大多有一個共同點:恨!

如牛金星,天啟七年舉人,“通天官風角諸書,亦頗講孫吳兵法”,曾做過塾師,因兒媳之死,與姻翁王士俊反目興訟,被官紳合謀誣陷,逮進大牢,革去功名。

還有宋獻策、李巖、後來的顧君恩等,都曾遭受過官府迫害,或科舉落第,具有失意後強烈報復社會的想法,對朝廷痛恨,對繼續效忠官方的人更恨之入骨,也掩飾他們從賊後的失落。

畢竟在古時大義當頭,賊對上兵,總沒什麽心理優勢,需要為自己心理輔導。

牛金星的話,讓眾人聽了很舒服,心想軍師果然是軍師,就是會說話,只需將語氣略略轉變一下,比如說將殺官造反說成替天行道,將打家劫舍說成劫富濟貧,給人的感官就完全不一樣。

義軍在這些破落文人加入後,確實起了很大改善,特別在他們提出“等貴賤,均田免糧”等口號建議後,真是從者如雲,當然,這裏面很大部分是被裹脅的,這點大夥心神領會便可,不必說出。

李自成一笑,他雖然起用一些下層失意文人,也采納“五年不征”、“不當差,不納糧”、“等貴賤”等口號,但他號召群眾時,其實說得最多的,還是“從我可富貴,無為交手死”等話語。

跟著他造反才可以得到“大富大貴”,冒著殺頭危險造反為什麽?除了活不下去的,很多還不是為做人上人,來日過上富貴的生活?如能將以往畏懼的,仰望的踩在腳下,就更痛快了。

象羅汝才那樣妻妾數十,帳下女樂數部,被服紈綺,未必不是各人內心真正渴望。

就算打江山的時候不能玩物喪志,造反成功後,肯定必須要好好享受一下。

劉宗敏也一樣大笑:“軍師高見,小曹已被我軍拖纏在此,再以步卒攻擊,官兵必敗!”

什麽以大義討不義這類哲學上的問題,劉宗敏是沒興趣的,不過對牛金星與李巖等人編傳的歌謠,如“吃他娘,穿他娘”,劉宗敏就拍手叫好了,這歌謠太合他的口胃了,太切合自己的抱負了。

羅汝才說得好啊:“官府一直罵我們是賊,愚民也罵我們是賊,賊就賊,做賊有什麽不好?想我老羅貧寒的時候,連個媳婦都討不上。現在看看,官家的大小姐,富貴家的女子,什麽樣的姿色沒有?往常她們正眼也不看我一下,現在呢,哪個不順著我,求著我?做賊好啊,我就喜歡做賊!”

當然,劉宗敏不知道,也是因為這類歌謠思想,讓闖軍背上沉重的負擔,“吃他娘、穿他娘”說得輕松,但誰會將好吃好喝乖乖送到嘴邊?除了搶沒有別的辦法,這也是歷史上李自成到了北京仍然還要搶的原因。

李自成定下了計議,接下來戰事,以步對步,以騎對騎,步若陷陣,騎則輒登,不能讓曹變蛟再走一步了。

早期馬兵的傷亡也讓李自成暗暗皺眉,近三千騎啊。

不過近年他越發喜怒不形於色,面上沒絲毫表露,也不好為此懲罰老兄弟。

畢竟劉宗敏等最早跟隨他,水裏來火裏去,多年不離不棄,特別崇禎十三年被困魚復山時,很多部將都投降了,唯有劉宗敏殺妻明志,以誓追隨,言道:“吾死從君矣!”

潸然淚下的場面感染了一大批將士一同殺妻……

再說,劉宗敏鍛工出身,脾氣暴燥,受不得委曲,如果因為一點小事就導致兄弟反目,不免眾將心寒,他能堅持到主力到達,還是有功的,算了,幾千士卒,死就死吧。

同時暗暗心驚,曹變蛟麾下如此強悍,若不是他們大眾為步軍,己方擁有數萬馬兵,占了極大優勢,還真拖他不住。

劉宗敏私下稟報了革、左五營之事,李自成面上沒說什麽,但暗暗卻有了心結,心中還想:“革、左盡多精驍甲兵,若能收攏營下,號令統一,闖營聲勢將更為浩大!”

“還有李定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