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攻寨(第2/3頁)

他們這些屯堡,一有戰事,也要受附近軍堡守備指揮,大體口外,一鄉範圍設一軍堡,那些乙等軍並不屯田,只管打仗,與屯丁這種預備役丙等軍大不相同。

廣恩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衙署,馬鋪,糧倉,草料場,都不缺乏,廟宇更少不了,學堂規模也很大,因為戰爭,店鋪多了許多,商人往來,各樣口音匯雜。

本堡除了開辟屯田,還種了胡麻與甜菜,堡的東面,有一大片菜地,西面,則有數個畜場,再看屯民的精神狀態,王鬥暗暗點頭,本堡的防守與屯長,還是有能力的。

王爭等人堡內堡外看個遍,還觀看了屯丁操練,他們也有衣甲,便是紅笠軍帽與青綿布長身罩甲,只是罩甲沒有內襯甲葉,外間沒有銅釘,也沒有鞓帶,只在腰間紮了布帶,帶了肩巾。

王鬥治下屯堡每個成丁都是預備役,不時會集中操練一下,本堡有成丁一百四十余口,分了三隊,大部分使用鳥銃,余下的使用長矛與刀盾,每個成年婦女,同樣也有一杆長矛,可謂全民皆兵。

他們平日留專人執勤,余者忙於屯務,他們的活,堡內則安排人替他們幹了,輪流如此。

當日各小孩忙著調查,第二天各人報告出爐,各有優劣,王鬥一一觀看。

看到兒子時,他微微點頭,眾人中,還是有幾份突出的,比如鐘宜源就比較穩健,堡內外情況,自己看到的,分析的,書寫頗有條理,不過筆墨略偏向民務。

韓思與溫文韜水平倒不相上下,二人都比較偏向堡內軍務,他們詳細描寫自己所見,甚至提出建議。

韓思認為堡內應該擁有騎兵,加強夜不收哨騎,溫文韜則覺得火力弱了點,應該增添一些火炮,加強屯堡整體力量。

韓厚不知是跑題了,還是對商事民政比較感興趣,以極大的筆墨,描寫了堡內商業情況,更詳列了堡內一家油行、一家豆行、五家雜貨店的交易情況,他還注意到,鐵釘很暢銷。

只有高史銀兒子高得祥,大大咧咧,批評了堡內軍務,言若自己帶兵,該當如何如何。

最後是王鬥兒子王爭,報告最為詳盡,洋洋灑灑,軍政,民政,司法都有涉及,隱隱體現出一種大局。

王鬥將眾小孩文報遞給眾人傳閱後,鐘調陽等人對王爭文報都是欣賞,不過防守官看到高得祥的文報時,臉色有些不好看,這小屁孩將屯丁當成了甲等軍?也有點擔憂大將軍會如何看待自己。

眾小孩看後也沒話說,果然彼此間相差甚遠,最後,那頭野騾賞給了王爭。

……

王鬥感覺兒子在成長,他在軍校學習,加之他的老師是民政幹吏葉惜之,耳濡目染下,眼界能力,都在一天一天的開闊。

不過對這份文報,他還是不滿意的,內中有明顯的缺陷,特別他是自己兒子的情況下。

只是對孩子的教育,最好先誇贊,再委婉指出缺點,所以回到沙城堡後,王鬥叫來兒子。

此時王爭正興致勃勃的盤算,日後如何將這野騾訓練成自己的坐騎,他們每人都有月例,手上的錢,需計劃著使用,想買匹馬,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事。

站到父親面前時,他仍然興高采烈。

看著兒子,王鬥微笑著,先誇獎了他一番,然後問道:“我兒,觀摩了廣恩堡,你有什麽體會?”

王爭想了半天,最後說道:“不容易,小小一個堡,卻事務眾多,軍、民、司,每日總有那麽多雜事,孩兒現在想起來,仍然覺得頭暈目眩。”

王鬥笑道:“只是一個屯堡,就感覺這麽難辦,若是幾個鄉,甚至一個路,那你又會如何?”

王爭慘叫道:“那孩兒要吐血三升了。”

王鬥哈哈大笑起來,心想兒子總算認識到這一點了,他轉換話題,笑道:“那吾兒看為父閑嗎?”

王爭有些不滿地說道:“是啊,很閑,比我還閑。”

王鬥道:“那我兒說說,為何為父管這麽大地盤,這麽多人事,還這麽閑呢?”

王爭睜大眼睛說不出話來。

王鬥笑道:“所以啊,很多事情,沒必要事事親力親為,放權給部下去幹,用好人就行了。”

他說道:“區區一個屯堡,就有這麽多事,若一路,一鎮,甚至一個國家呢?這也是古時為什麽會有丞相的原因。人說諸葛勤勉,其實這是不可取的,他就是活活累死的,人力有時而窮,你什麽事都要做,疲累不說,還不一定可以做好。”

他拿出王爭那份文報:“比如你這份調查,把自己當成了防守、屯長、鎮撫三官?什麽都要參與,什麽都想知道,果真如此,你忙得過來嗎?這還只是一個區區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