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2/3頁)

崇禎帝也認為,杜勛辦事還是得力的,有人彈劾攻擊他,這是好事,證明杜勛有在做事,若全是一片贊譽聲音,反而有了問題,所以杜勛宣府鎮鎮守監軍的位子,還是坐得很穩。

看王鬥進來,杜勛眼中現出惱怒的神情,又看到朱之馮,更是惱怒,這兩個家夥,一個陰險,一個頑固,沒有一個好東西。

特別那王鬥,仗勢欺人,自己在宣府鎮成了夜壺的角色,往往一件麻煩事剛擺平,另一件又來了,真真讓人心力交瘁。

他曾對王鬥言:“好累,咱家不幹了,那銀子,咱家也不要了。”

卻不料王鬥匹夫立時翻臉:“拿了我的銀子,說不幹就不幹,那是不可能的。”

杜勛沒方法,只好繼續扮演夜壺的角色。

看二人進來,他淡淡的瞟了一眼,又低下頭繼續數錢,口中懶洋洋道:“永寧侯又有什麽事?咱家想清靜一會都不成?”

在王鬥二人說明來意,他眼前一亮,哦了一聲。

……

很快的,永寧侯王鬥,定興伯王樸,宣大總督紀世維,宣府鎮巡撫朱之馮,鎮守太監杜勛,大同巡撫衛景瑗等人的聯名奏疏送到京師,請復大寧都司。

此時崇禎帝等正忙著醞釀開封大戰,王鬥擴軍到五萬,朝廷也有耳聞,從皇帝到閣臣,個個更覺心慌忌憚,正巧這個時候,王鬥申請領兵出征塞外,這是好事,就讓他強悍的大軍折騰去吧。

成功了,大明宣大三鎮更加安全,又復增舊土,失敗了,折損的,也是王鬥、王樸的兵力。

而且塞外出征,哪有那麽容易?從漢唐到大明,勞師動眾多少次,都不能清剿塞外胡人勢力,更多的,是深陷泥潭之中,王鬥的結果,基本上也是焦頭爛額,吃不了兜著走。

趁這個機會,朝廷可以調兵遣將,將河南的流賊剿滅,日後待強軍一部部編練出來,做任何事,都可以從容不迫了。

因此,朝廷以最快的速度,答復了王鬥等復設大寧都司的請求,還給了王鬥一個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的頭銜。

當然,出兵的糧餉什麽,需要宣大當地自籌,朝廷除了精神上大力支持外,物資上,是無能為力的,而且,若有韃虜可能的報復,需要王鬥等自己負擔全責。

奏疏送到京師,不是沒有言官風聞而動,彈劾王鬥等擅自挑起邊畔,例舉重重可能的危險,盡被崇禎帝留中不報。

大明現在做任何事,都談不上保密,有若漏風的篩子一樣,就算王鬥等人奏疏,沒有抄出在邸報上,很快還是在京師各處,傳得街知巷聞,沸沸揚揚的。

“永寧侯要領軍出征塞外了。”

這個消息,連京中很多孩童都知道。

朱之馮非常擔憂,走漏了消息,讓北虜起了防患之心,王鬥不以為意,他言道:“不患虜聚只患虜散,他們防範更好,正好將他們集中殲滅了。”

……

在京師,最近時日,除了醞釀中原大戰,戶部尚書倪元璐,則是厲行打擊私錢,為新錢的鑄造,錢法的通行,打下基礎。

因為皇帝大力支持,法令甚嚴,各搗錢石臼旁,戶部與都察院官員,每日搗碎的私錢甚多,九門禦史,也抓捕了不少私錢販子,還有身上夾帶私錢的小民,充軍的充軍,砍頭的砍頭。

約一個多月後,自覺送來私錢的百姓漸少,抓捕的私錢販子也不多了,然而,朝廷的嚴令,是這些搗錢官,必須一日收集私錢三、四千文,甚至五、六千文,監督嚴格。

所以,各搗錢石臼旁的戶部與都察院官員,不得不自己購買私錢以搗之,辰出午飯,必使班役持錢於臼杵之間,為人觀看,每天下來,他們都要花費白銀二、三兩,抱怨聲四起,對倪元璐的攻擊更多起來。

堅持到五月份,搗錢的戶部與都察院官員不約而同道:“京師私錢,盡數收繳完畢!”

得報後倪元璐非常高興,若禁了私錢,就可發行優良官錢,也不枉皇上對自己的信任,不過上報皇帝之前,謹慎起見,倪元璐還是決定到街市間,去微服私訪一番。

他帶幾個隨從,到了崇文街一帶,這兒幾裏的街道,錢衢甚多,珠玉寶器更是列立,向是京中兌換銅錢與白銀重點之處。

到了幾處錢鋪之外,更是人來人往,生意興隆。

隨意踱進一家鋪內,這裏,正有幾個小商人,與錢鋪主人兌換銅錢,忽然,倪元璐心中一緊,他清楚的看到了,一個商人,用十兩的白銀,竟換了二萬四千文銅錢。

不是其價限定,一兩白銀,只能換六百文銅錢嗎?除了那六千文銅錢,余下的一萬八千文錢,難道盡是私錢?或是,這二萬四千文銅錢,盡是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