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完善(第2/2頁)

當然,什麽活都讓手下去幹,王鬥也是理直氣壯的,如果什麽事都要自己做,要部下幹什麽?那還做什麽領導?

無心插柳柳成蔭,對大將軍充分信任部下,充分放權給他們,眾官將一致贊賞。

初八日,永寧侯府。

寬闊的大堂內,文官武將,濟濟一堂,幕府各官各將,全部集中在這裏。

這是一個火熱,又充滿激情的團體,大明的希望,就在他們身上。

腳步聲響起,王鬥一身蟒袍,在鐘調陽及一些護衛陪伴下,龍行虎步而來。

“拜見大將軍!”

眾人大吼。

“起來吧。”

王鬥到自己位中坐下,笑道:“過了年了,眾兄弟都歇息得差不多,該打起精神,開始幹活了。”

眾人大笑。

他們分軍事官,民事官,坐於兩側,涇渭分明。

當然,此時的幕府吏目廳,文案主事馮大昌,已經不見,代之的,是新任文案主事鐘正顯。

就在年前不久,鎮撫司對馮大昌等人處置已經出來,大部分為死罪,馮大昌也在其中。

王鬥動用了自己的赦免權力,將馮大昌、陶氏、鐘榮的女兒與女婿、洪丘、紀仲崑等人免死,不過發配塞外,需要苦心積攢功勛值贖罪,年後不久,他們已經動身了。

王鬥舅舅鐘正顯,雖然毛病很多,不過大關節上站得住,也頗有能力,舉賢不避親,王鬥自然會提拔使用。

此時大明,族人為官為將,很算正常,當然,他們都需按制度考核升賞,這點上,王鬥不會徇私。

此時鐘正顯坐在自己位上,撫著油黑的胡須,頗有意氣風發之感,這些年,他越活越年輕了。

王鬥坐定,看著眾人充滿期待的樣子,他微微一笑,說道:“鐘主事。”

鐘正顯忙站起來,說道:“是,大將軍。”

他恭敬的站直身子,幕府議事,還有軍中,只有上下尊卑,沒有舅舅與外甥。

一個護衛過來,將他手中一疊文案,取了後,交給王鬥。

看著手中的文案,王鬥環視眾人:“崇禎十二年,我東路設立幕府,定制度,劃職事,有了規矩與方圓。幕府設立後,經諸位的努力,各同僚協心,我東路的成就,有目共睹!”

他說道:“當然,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眼下本侯充任宣鎮總兵,不久將到鎮城,地盤權力,都大大擴大,所以諸位,也要跟著我一同往上升。”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堂內氣氛,更為火熱。

而對大將軍口中,不時出現的新穎名詞,各人早已習以為常。

稍緩一會,王鬥翻了翻手中文案:“幕府原設參謀司,練兵司,情報司,鎮撫司,後勤司,財政司,民政司,教化司八司,眼下看來,諸司之設,已不能滿足我宣鎮之需,需要擴大。”

他說道:“經議,在原有八司基礎上,再設歸化司,吏務司,巡捕司,監察司,審判司,醫衛司……諸司,原設各司,也略為調整……”

王鬥計劃中,幕府大體分為軍民兩類,增設管民務人事的吏務司,有若後世警察局的巡捕司,若檢查院與法院的監察司與審判司,若衛生院的醫衛司等。

現在東路許多地方,大體實行軍法,這自然失之過嚴,一點點小事,就要打軍棍,甚至處死,讓很多民眾的心,都久久崩著,鋼久則易斷,王鬥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這時的保甲捕快制,也頗有弊端,類似警察系統的建立,很有必要,三司設立後,軍隊就專心打仗,不管這些民事。

這也是王鬥完善治下文官系統的一步,文官行政,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之一,只有完善而全面的文官行政,一國,或是一地統治,才能走向穩定與開明。

便是到了後世,任何一個文明富裕發達的國家,都是文官治國。

軍人統治的國家,給人印象,大多便是混亂,危險,不安全,貧窮,落後等等,歷史也有教訓,西方的羅馬,中國的大唐等,都是毀於武人亂政。

所以很多事情,軍人不能參與太多。

當然,吸引教訓,王鬥不可能如大明這般的文貴武賤,會保持一種平衡,讓軍人做軍人的事,文人做文人的事,不會讓哪方獨大。

只是,身處亂世,軍隊的權力,肯定會大一些,趕上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將來動武之處也多,或許,在非常長的時間內,王鬥麾下,武人權力,都會大大超過文人。

軍國主義,將會造成貪婪又恐怖的怪獸,或許,唯有禍水外引一途。

畢竟,死外國人,總比死中國人好,戰死,總比內耗窩囊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