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雌雄(第2/4頁)

大批宣大地方官將,還有外間一些官員商人,同樣不能抗拒這種好處。

總之,王鬥吃肉,他們跟著喝湯,不知不覺的,一個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又圍繞在他的身邊。

……

臘月二十日,除少部分,大部分兵馬都回到了東路,王鬥在榆林堡終於有了動作,集合大軍,下令轉往舜鄉堡祭拜。

此次祭拜,規模更大。

因為楊國柱,王樸等人,還有宣大總督紀世維,宣府巡撫朱之馮,山西巡撫蔡懋德,大同巡撫衛景瑗,宣府鎮守太監杜勛,宣大督糧郎中朱敏泰人等,連同諸多前來祝賀王鬥生日的官員心腹,都有參與。

祭拜場面,讓眾人大開眼界的同時,很多人若有所思,此次遼東大戰,靖邊軍傷亡頗多,然家屬雖然悲痛,軍民百姓士氣不失,或許,這就是靖邊軍強悍的原因之一。

褒忠祠的設立,完善的撫恤制度,讓將士們可以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怪不得靖邊軍百戰百勝。

祭拜後,大軍先轉往永寧城軍營,然後才是給將士們放假,回歸家裏。

回到軍營後,出征的分賞會立時下來,各人軍功,早已經全部統計出來,一一核對完畢,將士們將帶上豐厚的收獲,回去與家人團聚,全部過個好年。

當然,現今功勛值深入人心,除了一些乙等軍,可能大部分將士,都會選擇功勛,不再接受錢糧分賞。

有消息傳出,過了年後,全軍會迎來大規模的田園林地分賞,很多東路的百姓,也在樂滋滋的盤算,自家的兒郎,到時會分到多少的土地,草場,礦山等。

而且這次將士歸家,與往年不同,他們將全部,穿著量身定做的軍裝禮服回家。

早在四月,後勤司奉王鬥之令,就為全軍制做禮物,這麽長時間過去,早已一一準備完畢。

禮服分春夏季、秋冬季,甲等軍與乙等軍,每人兩套。

這也標志著靖邊軍,與余部明軍截然不同開始。

畢竟大明除了文武官員,至少各有四套服飾外,普通士兵,哪有這些?

戰死的將士,同樣有禮服分下,與他們的武器盔甲一起,可以傳給自己的家人子女。

……

二十二日,王鬥率大軍回歸永寧城。

與大軍隨行的,有紀世維、朱之馮諸人,王鬥生日大宴,定在二十六日,他們都是前往祝壽的,此外還有楊國柱,王樸,李雲曙人等,他們讓大軍歸鎮,自己則帶著一部分親衛親將留了下來。

南山路參將俞桂,打著賀壽的名義,也策馬行在人群中,王鬥等這些時間,住在堡內,他極力巴結,不是沒有收獲。

王鬥已經許可他,可在張家口,左衛城,右衛城等處,以優惠的價格,購買一些店鋪。

所以,這段時間,俞桂極力籌措資金,同時準備向東路錢莊,貸款一部分。

一夜北風吹,這日,天空卻飄下了鵝毛般的大雪,清寒之氣襲人,不過大軍,順著平坦的官道,卻是好走,加上沿途道路有人管理,撒上細沙,更加好走。

沿途過去,一個又一個屯堡,雞犬相聞,幾年下來,更加熱鬧了。

快過年了,屯民們,都穿上新衣,大軍過時,他們不分男女老少,密密站在官道兩旁,歡呼迎接。

辦有持劍證的,更帶著兵器,大軍過時,拔出他們的刀劍斜指,向大軍行執刀禮。

看著滿臉歡笑,迎接的民眾,王鬥策於馬上,含笑向眾人揮手。

他心中溫暖,看著歡笑的人流,一切,都是值得的。

沿途的情景,讓朱之馮,蔡懋德等人驚訝,民眾的真心熱情,也讓他們嘆息,古人言的簞食壺漿,就在眼前真實發生,豈能不感慨?

紀世維心中滿意,不時撫須點頭。

王樸與李雲曙人等,也是看得羨慕,他們在鎮內,大軍過處,民眾雖說不會如避蛇蠍,但也漠然恐懼,如眼前的軍民一心,有如骨肉兄弟,那是決無可能的。

大同巡撫衛景瑗,臉上帶著微笑,其實心中凜然,他想起,自己看過遊歷學士的遊記,所言東路種種,那時還覺誇大虛言,此時見到,卻覺他們說的皆是保守。

他心想:“東路繁華不言,然無分男女,不分老幼,皆制度井然,確如人雲,鬥若登高一呼,數十萬強軍在手,怪不得諸公無計可施,吾等,該當如何?”

二十三日,大軍到達永寧城南門,更是迎接人流如潮。

不過,除了紀世維等被安排進公館歇息,王鬥等人,暫不歸家,而是從城西轉往軍營。

軍營內除了哨騎與傳令兵,軍官緊急之事,除王鬥外,余者人等盡不得騎馬,不過王鬥也常常以身作則,不在軍營內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