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2/3頁)

王鬥微微一笑,情報司的應對讓他滿意,謠言這東西,避謠是沒用的,古今中外,不論中國還是外國,不論什麽人種膚色,都有一種劣根性,喜好傳播謠言流言。

官府越是禁止,越是津津樂道,唯一的方法,只得以謠言對謠言,越荒誕,眾人的清醒就越快速。

只是情報司的應對,涉及到了坤興公主,王鬥腦海中,閃過她的身影,那只是一個長於深宮,乖巧,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小女孩罷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王鬥心中不免有些歉仄。

王鬥詢問京師百姓的反應,劉本深答:“謠言初興時,一些百姓被煽動,加入了質疑謾罵,不過還是有許多京師百姓士子,站到大將軍這方,雙方爭論激烈,甚至相互扭打,隨著情報司的應對,各類謠言滿天,很多人已是不知所措,猶豫仿徨,不知該聽誰的。”

王鬥點頭,聽起來,有點類似王粉與王黑爭鬥,然後中間之人搖擺不定,或是跟著煽風點火,推波助瀾,任何人,任何事都是這樣子,有支持之人,必然有反對之人,便如後世的粉絲,是沒有理智的。

支持自己的人,就堅決支持,反對自己的人,比如那些因利益受損,或是東路之事後逃離的余孽,就堅決反對了,然後一大波中間派,屬於可以爭取的對象。

總體而言,因為先前的謠言傳播,對靖邊軍的光明形象,還是有很大損害的,便若後世,便是清白無暇,只要一直監獄,或被請去說話,此後別人看來的眼光總是怪異的,真是掉進茅坑,不是屎也是屎。

在這個以道德衡量一切的國度中,經此謠言後,王鬥與麾下靖邊軍,可謂從此沾上汙點,以後不論做什麽,旁人都會以怪異眼神打量分析,傳播謠言之人心思狠毒啊,直接從聲望與道德上,打在自己要害處。

不過王鬥還是快速冷靜下來,畢竟這類事情,後世見得多,聽得多了,比起身旁各將,多了許多免疫力。

他淡淡道:“內閣怎麽說,皇上怎麽說?”

劉本深答:“內閣保持觀望,只有陳本兵為大將軍說了兩句,似乎謠言中的大將軍擅自出塞,屠殺金自點等人,不將皇帝放在眼裏的言論,對皇上頗有刺激,義州糧草之事,皇上也有了疑心。”

“王德化王公公,回到京師之後,倒是為大將軍極力辯解,還有消息傳來,坤興公主為大將軍鳴不平,哭求到周皇後處,希望皇後能在陛下面前分說一二……”

帳中各人集體哦了一聲,劉本深垂下眼皮:“謠言多日後,皇上下了聖旨,言謠言種種,皆是奴賊之計,不可誤信傳揚,免得寒了忠勇將士之心,再談此種,以居心叵測論處。”

“不過京師謠言不停,想必皇帝心中,有了芥蒂猜疑,那是肯定的。”

“還有,因謠言之事,廷議中關於大將軍封侯之舉,暫且停止,很多言官呼籲,希望大將軍到達京師後,在朝議中辯說明白,再作處置,而各鎮將官的封伯之議,也一樣停了下來。”

“情報司分析,皇上欲大舉封伯,朝中各官擔憂國朝再次出現強大的勛貴集團,議起時便阻礙甚大,連陳本兵都不支持,借此謠言,各將封侯封伯之議,便趁此停下,後續種種,情報司在密切關注……”

鐘顯才眼中流出淚來:“這不公平,大將軍對朝廷的忠心,我等都是看在眼裏的,從靖邊堡,舜鄉堡時,就與奴賊血戰,轉戰大江南北,兵發遼東處處,多少將士為之殉國?到頭來,卻要遭受此等不公,天理何在?”

溫方亮也是嘆道:“真不知諸公是怎麽想的,謠言種種,他們看得不明白嗎?宣大那些奸商,所作所為,他們心中不清楚?為什麽如此放任?”

韓朝冷笑道:“他們根本就是蛇鼠一窩,內閣諸輩,哪個沒有收受他們好處?”

謝一科心有疑惑:“我靖邊軍興起來,無往而不利,連韃子都被打得大敗,那些奸商酸儒,憑什麽與我等對抗?”

王鬥站起來,在帳中踱步,他淡淡道:“他們享受榮光久了,錯誤估計了形勢,以為現在是萬歷,嘉靖年間?利令智昏,一幫貪婪又愚蠢的家夥!”

想起歷史上那些京師人等,文官武將們,為抗擊流賊,崇禎帝讓他們捐助,得款寥寥無幾,結果李自成在京師抄出數千萬兩的白銀,利益集團,素來如此,不見棺材不掉淚。

走了幾步,王鬥臉上浮出冷笑:“他們以為我是誰?出什麽題目,我就要接下?封侯,我希罕嗎?下令大軍,直接轉往昌平,從那處回到東路!”

眾將恍然大悟,都是大笑,高史銀更是狂笑道:“不錯不錯,我們直接回家,讓他們幹瞪眼好了,什麽言官,什麽朝議,讓他們自己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