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難支(第2/3頁)

發出一系列命令後,皇太極再次下令:“錦州城下,傳令代善、杜度人等,同樣集中兵力,破其薄弱之處!”

皇太極調度有方,英俄爾岱諸人臉上,都現出佩服的神情,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不愧明主,只有巴達禮、額哲等蒙古人臉上變了顏色,左翼與靖邊軍等騎兵拼殺,已經頗為吃力,現在多爾袞等人精兵又要抽調走,那左翼的大戰,不就以蒙古人為主?

左翼可有靖邊軍騎兵,楊國柱正兵營騎兵,王樸正兵營騎兵人等,精騎不少,戰力出眾,就算拖纏住他們,想必旗中傷亡也會大增。

不過他們沒有出言勸阻的膽量,局部必須服從大局,皇太極是大蒙古博格達汗,大清國寬溫仁聖皇帝,有調兵遣將的權力,只期盼戰事盡快結束,減少旗中的傷亡。

皇太極冷冷看著前方,只要破了明軍中軍,大清必勝,照眼前的形式看來,女兒河北岸大戰,大清陣營已經勝利在望,就不知杏山,義州等處如何。

……

前陣明軍潮水般潰敗,中陣的幾個大同鎮步營將官,在洪承疇緊急催促下,派出一部分士兵前往援助,李輔明、左光先領家丁步卒拼命搏殺的同時,還重新整頓集合人馬。

只是隨著清軍援兵不斷加入,似乎整個平川的,都是他們騎兵奔湧。

兵力上,清兵還是占了上風,中路的明軍,戰力也略有不如,火炮戰車一失,便茫茫然不知所措,加之前陣己破,很多士卒失去建制,李輔明二將雖然努力,然憑他們臨時集結的步兵,又怎麽能擋那些如狼似虎一般的清國重騎?

很快,他們再次崩潰,李輔明、左光先被裹脅著,退往了中陣,清軍結成鋒矢陣,加之大量馬群,一陣陣猛攻,很快,中陣的薊鎮軍首先潰逃,然後波及余營的將士,李輔明諸人,再次被清騎淹沒……

洪承疇面色鐵青,看著前方龐大的潰兵隊伍,他們的哭喊喧囂,似乎激起驚天的混亂浪潮,這麽快就敗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王德化圓滾的身軀縮在馬上哆嗦著,先前他還意氣風發,指點山河,便是前陣第一次潰敗,他仍然強自鎮定,與張若麒一唱一合的吟詩,此時身子卻抖得說不出話,他身旁的小太監們,更個個抱在一起顫抖。

後陣雖然安然無恙,不過距離中陣不過一、二裏,這點距離,對疾馳的奔馬來說,幾乎轉瞬即到,等韃子再次發動進攻,這後陣,還守得住嗎?

符應崇面色灰白,他忽然想起什麽,尖叫道:“洪督,快速向忠勇伯求援,靖邊軍一到,定能力挽狂瀾!”

張若麒面色不變,頗有面對風雨不動之意,其實是害怕得失去了表情與思考,聽了符應崇的話,他驚醒過來,不過說話語音已是顫抖得不完整:“對對……快速向忠勇伯求援,右翼的騎兵,也讓忠貞伯他們多多派來……多多派來……”

洪承疇長嘆一口氣,他強自鎮定,叫了幾個心腹,前往左翼催促忠勇伯救援,保險起見,他一連派出好幾波的人馬。

看著前方,他暗暗期盼,希望大軍,能堅持到王鬥援兵到來。

……

殺聲震天,錦州城外,似乎蔓延到雲天的明軍,正與二紅旗清軍,還有蒙古軍,展開前所未有的激戰。

由於地勢,還有壕溝縱橫等緣故,錦州城池東面,已經難於集結重兵作戰,所以除了少量遊兵散騎外,城下大戰重點,便是處於錦州城北,還有城池東北方向的平川地帶。

雖然錦州被困良久,城內軍民疲憊非常,祖大壽除率領自己家丁,還有精選壯士數千人外,余者仍然防守錦州城池,不過因為吳三桂與祖大壽前後夾擊,更有非常優勢的兵力。

代善的滿洲正紅旗,一部分雜役,苦苦應對祖氏,吳氏舅甥的猛攻,他們大部分兵力,應皇太極的緊急命令,抽調到了杜度的鑲紅旗去,二紅旗蒙古兵,更是如此。

集中優勢兵力的鑲紅旗主杜度,對馬科的山海軍,還有唐通的密雲軍,發動一陣又一陣的猛攻。

攻擊的重點,更是放在馬科的山海軍上。

“殺奴!”

“頂住……”

馬科披頭散發,咆哮呼喝作戰,他的山海軍位於右翼,是清騎重點攻擊目標,在他們潮水般波波猛攻下,外沿幾個營伍,已經搖搖欲墜,眼見大勢不妙,馬科咆哮同時,還對自己親將馬智仁大吼:“援兵呢,怎麽還不來?唐通怎麽說?”

馬智仁面如土色,顫聲道:“唐大帥言,賊奴猛攻,他們力有不逮,請馬帥堅持,只需吳將軍與祖大帥匯合,勝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