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隔河炮戰(下1)(第3/4頁)

只是大軍集於雙子山後,乳峰山前,己方的兵力布局,卻無法展開。

狹長的雙子山,橫亙女兒河與乳峰山之間,想要與明軍大戰,只得從兩翼一些平川地奔出,然地形之上,對明軍有利。

若從山的正面沖下,卻要面對明軍的步陣。守將費揚武,曾遣兵馬決死沖擊,然他們從山上沖下來,遭到明軍佛郎機與百子銃密集無情的打擊,艷麗的火焰下,一片片絕望倒下。

多爾袞己向皇太極建議,不如放棄雙子山,在北岸與明軍大戰。

連濟爾哈朗也認為,眼下情形,唯有放棄雙子山一途。明軍攻下雙子山易,要攻下乳峰山,則要艱難許多倍,明軍可能不再攻山,轉而攻向北岸,這對大清鐵騎而言,是有優勢的。

皇太極知道這些旗主的心思,自明軍奔襲,女兒河大戰起時,他們旗下損傷頗大。雖說攤派到各旗,每旗傷亡不過數百人,然對這些視旗丁如性命的滿洲旗主來說,已經是怨言連連,言稱這是毫無意義的送死。

“鼠目寸光之輩!”

皇太極心頭惱怒,卻也不敢逼迫過甚,免得激起各旗主的集體逆反。

當務之急,唯有等漢軍旗火炮到達,希望能板回一局。

“就算失去雙子山,也需奪下楊興嶺!”

皇太極恨恨的想,看向北岸靖邊軍占據的那處山嶺。

該嶺因為數裏外有一個楊興屯,因而得名。

此時山嶺的正面,不遠處越來越多的漢八旗甲兵匯集。在他們陣中,還有一些盾車與土車,這些器械,都是清軍緊急從錦州南部大營,或是錦昌堡等地拉來的。

山嶺的兩翼不遠,雖然也有一些漢八旗軍隊,不過不多,畢竟這些軍隊一出現,就會遭到南岸靖邊軍炮陣的轟擊。

他們也不知使用什麽秘訣,火炮打得又快又猛,讓皇太極心中起了憂慮,烏真哈超炮營對上靖邊軍炮營,真的有勝算嗎?

看看己到午時,雙子山將陷,烏真哈超炮營還沒看到影子,皇太極死死盯著身前的噶布什賢噶喇昂邦吳拜:“孔有德的炮軍營,還未到達嗎?”

吳拜滿頭大汗,猶豫著不知如何回答,正在這時,一個噶布什賢哨騎急奔而來,吳拜眼前一亮,心想:“定是恭順王的炮營到了。”

果然,這哨騎帶來烏真哈超炮營,到達女兒河北岸的利好消息。皇太極也是大喜,果然千裏鏡中,隱隱約約看到北岸某處,大群的牛馬,正拼命拖著一個炮群到達。

皇太極看著雙子山,口中發布命令:“傳朕旨意,恭順王之烏真哈超炮營,立時行進,參與作戰,各紅夷小炮,天佑助威大將軍,轟打王鬥部楊興嶺。余者百門神威大將軍,轟打對岸靖邊軍炮營,務要壓制山嶺兩翼靖邊軍炮火!”

漢軍旗攻打靖邊軍的楊興嶺,顯然的,緊靠正面攻擊是不足的,需還從兩翼包抄。

皇太極還念念不忘,從浮橋處渡過南岸,參與援助雙子山作戰,所以烏真哈超炮營,除轟打楊興嶺外,轟打對岸的明軍也是必要的。

漢八旗兵丁三萬余,是個非常充足的炮灰兵源,他們死得再多,各旗主也不會有意見,用他們援助對岸,實是妙招,最多後面跟一些滿蒙八旗兵便好。

而且在皇太極看來,十門打八斤炮子,五十門打三、五斤,六、七斤炮子的紅夷小炮,轟打靖邊軍的楊興嶺已是足矣。

楊興嶺的靖邊軍,只有一些佛郎機小炮,射程不到一裏,己方六十門紅夷炮遠在一裏多外轟擊,那邊的靖邊軍,只能光挨打不能還手。

皇太極也知道,對岸的靖邊軍炮陣,有一些略大的火炮,可以打二裏多,不過數量不多。至於神機營的神威大將軍炮,皇太極承認他們有一定威脅,但讓他畏懼,那是不可能的。

己方余下九十門神威大將軍炮,足以壓制對岸的明軍炮火,使得他們援軍不得過河,甚至打擊對岸的明軍軍陣。若他們退卻,正好大清兵馬源源不斷過河。

……

孔有德的烏真哈超炮營到達女兒河北岸時,營中士兵,個個灰頭土臉,疲憊之極。

孔有德同樣聲音嘶啞,一路過來,為了催促炮營行進,他不知費了多少勁,甚至還下馬與士兵一起推炮過。

為了趕路,營中健牛已經累死過半,甚至一些招來推炮的包衣累得吐血。

他疲憊的策在馬上,一些親衛拱衛著他,現在已經改名戈什哈,營中原來的家丁們,也變成普通的士兵。畢竟在此時的清國,是不許將官招養家丁的,連親衛多少,都有嚴格的規定。

他身旁穿著葡萄牙軍服的愛德華多也是滿臉疲倦,須發上滿是塵土,不過還是極力保持他所謂的貴族形象與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