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攻下(第4/4頁)

如此謹慎的態度,加上這種地形,敵方兵馬施展不開,便是使用騎兵,都沒有多少迂回的余地。所以他們行進雖慢,取得戰果不少,途中各營兵將,不時向主帥唐通報捷。

或是斬首一級,或是斬首五級,勝利的消息不斷。

如此也讓唐通臉上有光,在馬科與吳三桂面前,頗為自得。

東路軍激烈的大戰,發生在水手營地前方。

此地的東側,一條浮橋直接架到對岸,通向不遠的小淩河堡。

手水營村寨前方百步,挖了一條深深的壕溝,斷絕了官道行進,寨墻壕溝之間,以吊橋起落通行。

守護村寨壕溝,約有數百的滿洲各旗甲兵與朝鮮兵,還有約二千多的雜役什麽的,算是此行敵軍兵力最雄厚的地方。不但如此,村寨的左面是石門山,山勢平緩,山上的清兵,有可能沖下來援助。

唐通入援時,號稱萬余強軍,實數八千多,此戰除留守千人營地外,余者大多出戰。內中,有三千人為他正兵營的馬步官兵,余者分為兩個營,分別一參將,一遊擊,皆是唐姓,算唐通的族親,所以密雲軍還是很團結的。

見前方韃子兵馬雄厚,當頭出發的左營與右營將官,都不敢怠慢,緊急向正兵營求援。他們一直在烈日下等待,直到由唐通親將唐宗率領的正兵營到達。

唐宗到達後,見對面韃子兵軍馬雄厚,同樣非常謹慎。三營將官好一番商議後,集中各營三百多輛的戰車與炮車,內有大量的佛郎機與百子銃,分守前方與左方。

這些戰車火炮,層層疊疊的排布,各營的軍士躲藏在內中,亦步亦趨的逼戰。

離寨墻百多步,密雲軍火炮齊鳴,大量的佛郎機與百子銃,向前方噴射大股的火光與硝煙。

小心謹慎的人,都善於發揮自己的優點,軍隊也是如此。密雲軍或許知道,近戰肉搏,自己與韃子兵差距不少,所以他們大大發揮自家戰車火炮的威力。

而且佛郎機炮發射快速,雖然炮子不大,多是數兩,或是一、二斤,不過如冰雹似的炮彈呼嘯過去,有若霹靂般聲響中,寨墻上土石橫飛,墻後的清軍個個狼狽不堪。

劇烈的震動力,使得人五臟六腑都要破裂似的,很多人的耳膜更是震得生生發疼。

這種炮彈的呼嘯,一輪接一輪,層層疊疊的戰車推進又推出,各戰車炮車上的火炮,從巳時雙方接戰,一直響到午時。

這漫長的時間中,壕溝寨墻那方的清兵一直光挨打不能還手。

這樣的地形,也容不得他們使用別的方法,真是憋屈無比。

午時中刻,水手營的清兵終於得到撤退命令,數千的密雲軍,靜靜地看著他們退走。臨行前,這些清兵還燒了水手營到小淩河堡的浮橋,數千的密雲軍,仍然整齊排列,沒有一個人輕舉妄動。

清兵走遠後,唐宗各將,仍然持謹慎態度,並不追擊,他們在密密的戰車掩護下,沿著小淩河邊逼去。

此後只余一些小規模的戰事,未時,唐宗各將,在無數軍士的簇擁下,靜靜地看著一些清兵,在燒毀小淩河與百股河交匯處一座龐大的浮橋。

不但這座浮橋,該橋上流,還存在多座浮橋,盡數濃煙滾滾,火光燭天。若唐宗等人急派兵馬搶奪,說不定可以搶下幾座浮橋,不過他們只是靜靜看著,未開一炮,未放一箭,一直等這些浮橋燒毀完畢。

數千密雲軍,不約而同松了口氣。

回顧身前左右,皆是意氣風發的臉色,唐宗哈哈大笑,喝令身旁一個親衛:“我師浴血奮戰,與奴反復搏殺後,賴聖上洪福,洪督師運籌帷幄,唐大帥指揮若定,終攻占水手營,攻占百股河岸,完成我師戰前預定方略,此戰,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