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攻山(第2/4頁)

此時軍略的安排,便是馬科部,分兵二路,攻打石門山,唐通部在戰車掩護下,一直沿著河谷行進,直到攻打到小淩河與百股河交匯處,也就是後世的百股大橋處,然後從背後,對石門山發起攻擊,雙方配合,奪下山嶺。

而且三鎮大軍攻占石門山後,立時在小淩河邊立寨,挖掘壕溝,撘建浮橋等,為過河作準備。

清軍雖然在河邊建了不少浮橋,到時肯定全燒了。眼下小淩河雖然水量減少,不過人馬仍然難行,且河中多爛泥水塘,輜重車馬,非有浮橋不可。

撘建浮橋的地帶,主要在沙洲的東段,女兒河與小淩河相匯處形成一個頗大的沙洲,便是後世的東湖公園所在,此處水流湍急,之間的地方,卻是難以撘建浮橋。

聽著吳三桂的解說,馬科與唐通都是微微點頭,或摸胡須,或撫衣甲,一付珠璣在握的神情。

唐通看著吳三桂,眼中隱晦地閃過嫉妒的神情,他今日精心打扮,一副精致的山文甲,披著大紅披風,面如冠玉,看起去風度翩翩,不過與吳三桂一比,便若草雞與鳳凰的區別。

吳三桂本來就非常英俊,否則不會有“白皙通侯最少年”的美譽,世家子弟那種風範,也不是唐通能比的。

而且吳家與祖家,都是遼東土豪,有二者支持,吳三桂自然官運亨通,加上他本身文武雙全,武藝騎射都是一等一的漂亮,同齡人當中,隱隱有一種難以想象的壓迫力,況且吳三桂還比他小好多歲。

不過他面上卻是一副佩服的神情,笑嘻嘻贊道:“吳將軍不愧為遼東虎將,解說起來,就是清楚明白。”

馬科一副慈祥長者形象,感慨道:“後生可畏哪,本帥不服老都不行。”

不過隨後,他以輕蔑的神情,指向石門山的清軍道:“區區數千韃虜,我山海軍定然一鼓而下,將其剿滅,奪取山嶺!”

唐通等人大聲喝彩,馬科身後的山海鎮各將,也覺得大帥氣勢很足,在各將面前大漲臉面,紛紛叫道:“大帥威武。”

“大帥虎威,區區東虜何足道哉。”

各將中,以他的親將馬智仁,還有新入正兵營的原薊鎮遊擊白厚仁叫得最響亮。

不久前,薊遼總督洪承疇,從薊鎮潰兵中,補充了上千人的騎兵給馬科,皆是原薊鎮正兵營的兵馬,各兵戰力在鎮中都是數一數二。唐通部也補充了一百騎兵,由此可見,洪承疇對他們的袒護之意,二者雖被降罪,然實在好處得了不少。

而薊鎮各將中,前營參將馬甫名,左右參將陳龜圖、謀孫田、遊擊潘吉溪、葉齊榜等人皆被治罪,唯有白厚仁等寥寥數人逃過懲罰。被補充進馬科部後,白厚仁一心想抱馬科的大腿,各種場面下曲意逢迎,馬科對也他用心拉攏,將帥間一片和諧。

吳三桂也贊道:“馬帥寶刀不老,三桂佩服。”

他對馬科,唐通說道:“二位大帥放心,寧遠軍在此押陣,若有不支,末將立時領兵支援。”

馬科撫須微笑道:“如此,本帥就放心了。”

三人言笑晏晏,薊遼軍一體,平日裏,馬科與唐通,就與吳三桂等走得近,加上吳三桂刻意拉攏,此時明面上,各人可用一團和氣,精誠團結來形容。

幾位大帥說話,神機營遊擊符廷福,神色傲然地立在一旁,對各人有些愛理不理的樣子,不過吳三桂轉向他,微笑道:“現奴賊寨墻,有大量的土袋土筐,銃炮轟擊不顯,待會攻山,還需神機營臼炮大力協助。”

馬科哈哈笑道:“確實,待會可少不了符將軍的利炮。”

唐通更親熱地道:“此次大軍協同作戰,符將軍有什麽要求,盡管說,本將能辦到的,一定全力去辦。”

臼炮之利,先前的黃土嶺大戰中,各人都有所聽聞,吳三桂更親眼看到。因為馬科等人的強烈要求,所以在洪承疇的協同下,符應崇支援了三鎮五十輛火箭車,二十門臼炮,由自己親近將領符廷福率領。

隨吳三桂等出戰,符廷福其實有些不情願,他很想隨在靖邊軍身後,這樣又安全,得到的功勞也多,不過上峰將令下,他也不得拒絕。

神機營各將皆是傲氣凜然,雖然在王鬥面前只能做孫子,不過便是面對吳三桂,他們個個也是擺足架子,等閑之輩,不能讓他們垂下眼皮。

此時符廷福高昂著頭,只用眼角掃過眼前的三鎮將領,淡然道:“都是為國效力,本將也沒什麽要求,只是務必要保證炮手箭手的安危,也不能沒了兄弟們的功勞。”

馬科眼皮閃了閃,很快又拍了拍符廷福的肩膀,親切道:“符將軍只管放心,這攻山的奇功,定然少不了神機營的一份。他們又是遠遠的打炮,肯定不會有什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