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馬科(第2/3頁)

王鬥等人進來時,吳三桂幾人,不鹹不淡地過來打了招呼。

可以看出,吳三桂神情蒼白憔悴,顯然非常擔憂舅舅祖大壽之事。對上王鬥時,他的笑容很勉強,幾天下來,他才真切地感受到王鬥的影響力,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這個大明朝的高富帥,高幹子弟,往日順風順水,萬千寵愛在心頭,很少受到什麽挫折打擊。不過對上王鬥時,總有力不從心之感,深感自己實力不足。

不過他畢竟名門之後,雖對王鬥不滿,禮數上卻絲毫不缺,而且可以看出,經過一系列的打擊後,他的心理反倒成熟許多。

唐通滿面笑容,非常親熱的與王鬥招呼,只有馬科皮笑肉不笑的,眼中掩蓋不住的怨恨。

他將自己的損兵折將,都算在王鬥頭上,他的族兄馬甫名,被靖邊軍殺場殺死,自己更落一個處分,這一切的結果,都讓馬科對王鬥充滿惡感。只稍稍禮數過後,馬科就離得王鬥遠遠的。

此時廳中,因為遼東總兵劉肇基,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早有軍略定計,他們只在杏山防守後路,所以沒有前來。加上薊鎮總兵白廣恩身死,不免比以前冷清了一些。

在洪承疇等人出來前,廳中氣氛有些僵硬,宣大一系,遼東一系,都在各自小聲談聊,互不相融。左光先湊到李輔明身旁,韓朝,鐘顯才,如門神似的站在王鬥身後,與郭英賢幾人,也低聲交談什麽。

雖眼中帶著一絲憂患,然洪承疇出來時,還是那樣溫文儒雅,帶著讓人如沐春風的氣息,監軍王承恩,也一樣深沉,讓人看不出他內心所想。

不過遼東巡撫邱民仰,兵備張鬥、蔡懋德等人,就沒有他們那樣的養氣功夫,個個焦慮於色。

見禮後,洪承疇還開了幾句玩笑,談起了眼下火熱的魚幹。

他直言因忠勇伯而出的魚幹,幫了前線大軍的大忙,並說會上書朝廷,讓山海關,天津,山東的漁民都加緊捕魚,大可代替一部分糧草,而且軍隊有肉吃,更加有戰鬥力。

廳內眾人都是大笑,連王承恩深沉的臉上,都露出一絲笑容。

太監都是貪財好貨的,王承恩也不例外,這次的漁業商會,他就占了不少股份,而且前些日的核對功次,他私下也收了不少好處。他又掌握前線的糧秣,為了多占糧草,很多將官到他這邊活動,明裏暗裏的財帛,不知收了多少。

事實上王承恩雖然對崇禎帝忠心,但不等於他就是良善之輩,被他整死的人不知有多少。

吳三桂也笑了笑,漁業商會,他獲得的好處也不少,這讓他心情略為好受些。

事實上大明很多官將打仗不行,但買賣,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若僅靠朝廷的糧餉,各人再是克扣軍餉,也養不起麾下的家丁精騎,都是廣辟財源,各顯神通。

甚至有官將遣部下假扮流寇賊匪,打家劫舍的。

只有馬科心下更不滿,漁業商會的股份中,他比王鬥可少了一大截。

特別議事剛起,廳中就充斥一股壓抑及火藥的味道,吳三桂站起身,幾乎是哀求地說道:“洪督,忠勇伯,錦州必須立時救援啊,再不救,城陷只在旦夕之間啊。”

馬科嘿嘿冷笑,道:“不錯,賊奴日夜攻打,我等卻按兵不動,若城池陷落,這責任,該由誰來負?”

他看了王鬥一眼:“想必忠勇伯,很樂意背負這個責任!”

王鬥略略皺眉,看了馬科一陣,看得他不自然地移開目光。

隨後他覺得自己失弱,不甘失弱地看向王鬥,卻不料王鬥不再理會於他,讓馬科心下一陣惱火。

王樸跳了出來,說道:“哼,腳長在你等身上,要救援,你可隨時去救啊!”

符應崇附合道:“不錯,兵兇戰危,古有明訓。這兵者,不祥之……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必須謹慎從事,不得莽撞,也不得輕言冒進,若大軍有失,又是誰的責任?”

洪承疇面無表情地看著各人爭吵,他將目光看向王鬥,說道:“孽奴重重圍困錦州,全城望救甚切,封疆誠岌岌危矣,未知忠勇伯可用解圍良方?”

吳三桂也期盼地看向王鬥:“忠勇伯。”

王鬥點頭:“是該進軍,以解錦州之圍了。”

未想王鬥如此輕易答應,吳三桂反倒一呆。

洪承疇眼睛閃動,微笑道:“哦,未知忠勇伯有何妙計?”

往日裏,王鬥一直反對立刻救援錦州,免得因情報不明,中了清兵的圍城打援之計。而受吳三桂等人影響,洪承疇與遼東各官將們,對解圍錦州的心情也非常迫切,因為他們承受不了錦州陷落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