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魔盒打開(中)(第2/2頁)

不過此時大明卻有轉折的良機,就是整個遊牧民族勢力,在全球區域的衰退。

一五七一年時,韃靼人還燒毀了莫斯科,而在這之前,克裏米亞汗國的韃靼人,不斷侵入莫斯科中心,擄走強壯的男人、婦女和孩子,在一次對莫斯科的襲擊中,更帶走了十三萬名俘虜。

他們被運到小亞細亞、非洲甚至歐洲的某些地區出賣,以至有位猶太商人坐在彼列科普地峽的入口,看到有這麽多的人經過,不禁問道:留在俄國的人是否更多?

不過之後,遊牧民族的勢力在俄國大規模衰退,輪到俄國人販賣那些韃韃人的奴隸了。

王鬥來到大明朝,正處於這種關鍵的時候,就全球範圍來看,已經不會再有遊牧民族興,農耕民族衰的歷史周期,以後,就是農耕民族的天下。

而近代歐洲人的收獲,也讓他眼紅不已,其實邊塞並不貧窮,主要看你如何經營。

歷史上俄羅斯人戰據西伯利亞,僅在一五八六年,向當地土著收取毛皮貢物,國庫就獲得二十萬張黑貂皮、一萬張黑狐皮、五十萬張松鼠皮以及許多海狸皮和貂皮。

到十七世紀中葉,從西伯利亞毛皮中得到的歲入估計,占了國家總收入的三成,除支付了在西伯利亞的行政開支後,還保有大量的盈余,收獲可謂非常豐厚。

更別說英國殖民者,經常幹出以一根鐵釘,向各土著部落交換一頭大肥豬的交易買賣。

所以關鍵是轉換思想,讓軍民百姓,都在邊塞開拓中獲利,而中原地區的邊塞的商人,其實向來頗有開拓精神,歷史上的山西商人,除了國內貿易,還插足整個亞洲地區,甚至將觸角伸向歐洲市場,有些商人甚至能用蒙古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俄語等同北方各族與俄國人對答如流。

他們能力不用說,就看你怎麽使用,畢竟商人有奶就是娘,沒有祖國,沒有道德,沒有廉恥,如果跟隨你可以獲利,就會緊密團結在你身邊,成為忠實的盟友。

處在這個大時代,為什麽自己不能撈一筆?

所以在稍有精力後,王鬥就開始培養商人們進取精神,支持他們建立武裝商隊,默認他們對外時的血腥與劣跡,資本需要積累,流外人的血,總比流自己人的血要好。

魔盒打開,只要是對外,他就不會幹涉,畢竟他雖然仁義,也是看對象的。

這次邊軍出塞,武裝商隊隨行,就是王鬥大計劃的一部分,或許他們嘗到甜頭後,將會刺激那些地主豪強將眼光轉向外面,為自己的民族,開拓生存空間。

……

當然,商人們雖然利欲熏心,不過得與失之間的成本衡量得非常清楚,賠本的買賣是不幹的,聽到現在塞外各部落,大多只有老弱病殘,己方出征,沒有風險不說,沿途收獲可能還極為巨大,立時人人叫囂起來。

片刻間,還有眾多的人員,為自己的出戰想出種種借口,使得自己出師有名,理直氣壯。

很多人還道:“此時正值夏季,水草豐茂,正是塞外各蒙古照例舉行那達幕大會的時候,這是草原上最為隆重的節日,到時很多附近的小部落,都會趕著牛羊,帶著特產,到一些大部落中去交易,到時正好將他們一鍋端了!”

此人之言一出,立時又引起一片狂笑,話說物以類聚,商人與商人之間,自然沒有對外人的那種道貌岸然,反正是出外搶劫殺人,靖邊軍各將,也不是什麽道德之輩,相互間再赤裸的話也可以言說。

當然,還是有人言說:“此次出師,雖然沒有危險,不過塞外廣大,就怕到時那些部落不好尋找,恐大軍撲了一場空。”

立時眾商人看向上首的溫方亮、高史銀等人,他們雖然出塞經商,也有以交遊貿易為名,收集各蒙古部落情報,不過總體而言,還是雜亂的,松散的,對塞外之地,不能形成廣泛系統的認識,這點上,只能靠靖邊軍了。

沈士奇心中冷哼一聲:“這些商賈之輩,還不知道靖邊軍情報能力啊。這麽大的戰事,以靖邊軍的作戰風格,若不是摸透各部落的情報細節,還有行軍地帶的地形與水源,有可能就冒然出戰嗎?”

或許中原幾千年,論對情報收集的重視,靖邊軍自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