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姜是老的辣(第3/4頁)

他目光又恢復了銳利,說道:“傳朕旨意,武英郡王力戰殉國,朕不勝悲痛,追贈阿濟格為武英親王,贈祭葬銀萬兩,置守陵園十戶,立碑紀功,晉封其子和度貝子……殉國各將,兵部議賞,一一封贈祭葬……”

追贈賞罰後,皇太極嘆道:“此次明軍兵威雖甚,然各部戰力有長有短,我大清各部嚴守壕溝石墻,雖說不能不對,但也浪費了大量兵力,眼下看來,很多布置,卻沒有必要。”

肅親王豪格來了些精神,他本來就反對堅守矮墻壕溝,主張野戰。

此時他說道:“皇上聖明,明軍能打的,也就是王鬥一人,我大清鐵騎無雙,為什麽要縮在寨墻後面防守?大可集中兵力,與他們曠野對陣。”

阿山與拜音圖也贊同肅親王的說話,今日之戰,他們二旗一部分兵馬攻打王樸的大同軍,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打得王樸軍只能嚴守。

王樸在遼東各明軍中,還算是強軍一部分,也不過如此。如果是對上馬科,唐通,李輔明,左光先等人,或許就能如擊潰白廣恩一樣,將這幾部明軍兵馬擊潰。

不過鄭親王濟爾哈朗認為不能這樣算,他覺得就算是馬科,唐通等人,如果真的死戰,該部其實也頗為難纏。他們不是不能戰,而是不想戰,不敢戰,若有強軍配合,比如說靖邊軍,就能發揮出很強的戰鬥力。

比如說吳三桂,他的各車營一萬幾千人,對陣一萬清騎,初時只能嚴守,不過在王鬥出動後,他卻主動出擊了。

還有神機營,若面對面對戰,大清鐵騎,一個回合,就能擊潰他們,可能比擊敗白廣恩的薊鎮軍還輕松。

只是他們躲藏在靖邊軍陣後遠遠放炮,卻給大清各旗,造成極大的傷害,黃土嶺各旗的守軍傷亡,很大部分就是他們造成的。

還有明國的楊國柱部,戰力也不可小視,大清鐵騎與他們相同的兵力對陣下,可能他們戰力還有所超出。

又有遠在杏山的明國遼東總兵劉肇基,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這幾部也頗為堅韌,需得謹慎應對。

多爾袞,阿巴泰,英額爾岱,都贊同濟爾哈朗的意見。

看各方爭持不下,皇太極將目光投向了代善,這個他眼中的老不死咳嗽一聲,說道:“今日大戰後,明軍各部戰力,我軍已經有所了解,特別是靖邊軍,他們銃炮犀利,騎軍也同樣驍勇善戰,更善與友軍配合,所以與他們對陣,只得以銃炮對銃炮!”

“奴才想,他們兵士再善戰,也是血肉之軀,能擋得住火炮火銃?以後的關鍵,要看王鬥軍投向何處,然後集中所有的火炮,漢軍與高麗兵鳥銃兵,纏住他們,王鬥靖邊軍抽不開身,我鐵騎就可以攻打別部明軍,如此下來,勝算還是很高的!”

他說道:“關鍵的一點,王鬥不動,漢軍不動,他們的火炮不動,我們的火炮也不動。山還是要守的,不過以少量部隊守山便可,余者的大軍,都可以抽調出來,集中起來,尋機與別部明軍對戰。”

“而且這樣一來,守山的人少,野戰的人多,我們還可以多調兵力到白廟堡去。在松山這邊,我們纏住王鬥他們,趁機數萬鐵騎渡過女兒何,進攻杏山,就可以截斷明軍糧道!”

屋內眾人都不由點頭,姜是老的辣啊,一下就平衡了幾方的觀點,而且兩全其美,切合實際。

皇太極則目光閃動,對代善更增忌憚。

多爾袞也深深地看了代善一眼,出列道:“現在關鍵的是,明軍的主攻方向是哪方?依先前的方略,我大清判斷明軍將攻乳峰山,所以在乳峰山與毛家溝兩處,設置了重兵,阻擋明軍前往錦州道路,很多火炮也布置在那邊!”

“雖說花費時日,各山火炮可以移動下來,不過烏真哈超炮營集中在哪處?乳峰山這邊,還是石門山那邊,或是小淩河邊上?”

“大家知道,不論從乳峰山到石門山,或是從石門山到乳峰山,都要翻山越嶺,特別要經過黃土北嶺,極為難行。而我大清火炮沉重,更是移動不便。今日的黃土嶺東南之戰,諸位也看到了,漢軍旗的火炮,遲遲不能到達,而戰機稍縱即逝,真打起仗來,哪能等火炮到達再打?”

孔有德咳嗽一聲,說道:“確實,明軍有地形之利,火炮的移動,比我大清便利。現松山堡的平川地,都被明軍占領,烏真哈超炮營要移動,只能從山嶺上越過,都是幾千斤的重炮,單單運送,可能就要幾天。”

肅親王豪格喝道:“現在情況已經很明顯,明軍就是要攻打石門山,或是越過小淩河,攻打小淩河堡,從錦州的東面,東南面兩處,去解祖大壽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