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土袋

劉永忠是宣府鎮城,新軍前營的一名鳥銃手甲長,他的家小,原來都是長安所的普通軍戶,在崇禎七年與崇禎九年的韃子入寇中,他失去了自己父母,失去了自己幾個哥哥姐姐,對韃子充滿了深仇大恨。

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後,大明全國興起了編練新軍的浪潮,楊國柱楊大帥,同樣在鎮城編練新軍,在鎮城各處招收青壯丁口。

劉永忠那時剛滿十八歲,正當年輕力壯,人又長得憨厚老實,附合招兵需鄉野老實之人的標準,順利地成為新軍一員。由於他的視力好,最後更成為鳥銃兵。

楊大帥愛兵如子,劉永忠一參軍,就有好幾兩銀子的安家銀子賞下,隨後又分到了龍門衛附近的田地近十畝。聽說幾年後,自己名下更有全部田地五十畝,余者新軍也是如此,這讓新軍戰士們沸騰,人人感激涕零。

劉永忠鬥大的漢字不認得一籮筐,不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他本名劉滿倉,為了表示對楊大帥的崇敬感激之情,包了一份厚禮,請軍中的撫慰官將自己名字改為了劉永忠,意思便是永遠忠於楊大帥之意。

據劉永忠知道的,很多新軍戰士同樣改名,軍中如忠國,忠柱之類的名字數不勝數。

加入新軍兩年,劉永忠剿過匪,出塞打過蒙古韃子,由於劉永忠訓練刻苦,他的鳥銃打得很準,立下了不少軍功,從小兵榮升為甲長。不久前,他還分到一杆東路鳥銃,若幹發的威勁子藥。

這是楊大帥從王大帥,東路的忠勇伯那要來的五千杆精良鳥銃之一,這可是聞名天下的東路鳥銃,還有威勁子藥,百步可破重甲。

分到鳥銃後,劉永忠愛不釋手,不過威勁子藥有限,所以新軍營的訓練中,上官只讓每人打個三發,感受一下罷了。余者威勁子藥,還是要集中到戰場中使用。

劉永忠隨軍出征到遼東,他不是沒上過戰場,就是韃子也殺過,不過打正牌的滿洲韃子還是第一次。雖然急切報仇,也渴望這一天的來到,不過到了戰場上,還是難免有些心情緊張。

他隨在軍陣中,周邊是連綿不絕的號鼓旌旗,隨著地勢,一波一波的湧動。

滿洲韃子果然與蒙古韃子不一樣,他以前隨軍出塞打過韃子,那些蒙古人的弓箭,在己方的鳥銃與戰車下,毫無還手之力,只敢策動馬匹,逃得遠遠的。

而這些滿洲韃子竟然有火炮,而且火炮非常厲害。

他行軍過程中,一發又一發的炮彈,從身旁呼嘯掠過。

他就親眼看到,一輛堅實的戰車,上面鋪著厚厚的棉被還有皮革,都被火炮轟成齏粉。一些車後的鳥銃兵兄弟,還有推車的民夫倒了大黴,身上紮滿了尖利的木刺,痛苦地躺在地上哀嚎。

印象中無敵的戰車,都擋不住韃子的火炮,聽說他們還有不少鳥銃,與傳說中只會騎射的韃子兵大為不同。

看著軍中兄弟的慘樣,韃子火炮不斷轟鳴,甲中戰士都有些不安。劉永忠大聲安慰他們,說只要挺過去,韃子火炮很快就不響了。因為韃子紅夷大炮都要散熱,一般打個三發炮彈,就要停下來散熱一刻到兩刻鐘,這個空隙,是安全的。

這是劉永忠從隊中楊隊官那聽來的,而楊隊官交遊廣闊,認識了好幾個靖邊軍的兄弟,他這話,又是從靖邊軍兄弟那聽來的。靖邊軍是大明公認對火炮火銃使用最有心得的強軍,他們說的話,當然不會有錯。

對靖邊軍,劉永忠當然不會陌生,他原來所在的長安所,就有不少軍戶跑到東路去務工。聽說那邊發財機會不少,就算發不到財,一口飯總有得吃。每到過年時,這些人大包小包的回家,看得沒出去的人羨慕不已,聽他們吹噓東路見聞,也是心生向往。

他們還用一種紙叫糧票什麽的,聽說可以代替銀子使用。長安所也有幾家店鋪開始使用糧票,不過劉永忠還是覺得使用銀子更安心。

出征遼東途中,劉永忠也認識了幾個靖邊軍兄弟,比如靖邊軍右營後部乙總丁隊的甲長趙榮晟,後營前部的神射手陳晟與鞠易武,還有別的一些人。

感覺他們為人和善,不過能說會道,個個都象秀才,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什麽華夷之辯,神洲太平之類的,連自己軍中的書吏,撫慰官等人,都沒有他們會說。面對他們時,有點象蒙生面對先生,除了不知所措,就是乖乖受教。

劉永忠沒靖邊軍兄弟懂得多,不過他認為,做人應該知恩圖報,總之,永遠忠於楊大帥就不會有錯。

火炮呼嘯,有韃子兵的炮彈射來的,也有己方神機營大炮向韃子陣地開炮的。隨著火炮,軍中激昂的行軍鼓樂不斷,而且越發響亮起來,伴隨鼓樂之聲,連綿的軍陣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