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2/3頁)

這時他反而為洪承疇說話:“洪督也有自己道理,薩爾滸之敗,就是楊鎬分兵冒進,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崇禎帝哼道:“未預勝,先預敗,入援大軍去解錦州之圍,至少要保證自己不敗吧?若大軍陷入絕地,朕又何處尋找援兵?”

王樸,符應崇也被剛才王鬥描繪的遠景說得面色蒼白,都連聲贊道:“皇上聖明,後路確實重要,糧道不得有失。”

崇禎帝指著杏山道:“後路必須守好,余者方略如何,忠勇伯仔細為朕道來。”

他對王鬥大起信服之心,迫不及待要王鬥繼續分說。

王鬥知道說到這裏已經夠了,他言接下來就是在松山、杏山與奴會戰血戰,步步推進,看誰耗得過誰。若有可乘之機,便可實施陳新甲言說的四路進攻方略。

“我大軍在外,奴不敢死攻錦州,東奴兵少,成軍不易,死一個少一個,他們耗不過我大明,只要他們覺得得不償失,便會自動退兵,錦州之圍解除。他們退卻,銳氣失去,我師氣盛,便可攻擊大淩河,義州諸地,為我大明光復失地。”

崇禎帝連連點頭,王鬥說的方案還是很穩妥的,雖然他很想一場輝煌大勝,也覺這樣不實際。

若奪回義州等地,對朝野上下,都有交待了,光復失土,也算大捷,對軍心士氣的振奮好處,不言而喻。

他暗想,讓王鬥做兵部尚書,倒比陳新甲更加合格,當然,這也只是想想而已。

……

一番召見,到了申時才結束,王樸與符應崇興奮不已,還沉醉在方才與皇帝的對答中。楊國柱在深思王鬥之語,陳新甲則與王鬥言笑晏晏。

陳新甲拈須微笑:“忠勇伯金玉良言,方才之言,本兵也是茅塞頓開。”

王鬥笑道:“這也是本兵珠璣在前,鬥拾人牙慧在後罷了。”

二人相互奉承,在太監的指引下順著禦花園小道而出。

正走到一個小池旁,卻見一叢花樹邊站著一位亭亭玉立的宮裝少女,身旁伴著幾個宮女。

看那少女穿著長裙,青絲低垂,印著花樹,說不出的秀雅溫柔,王鬥心中一動,忽然浮起兩句詩詞,不覺低吟出來:“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是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他聲音雖低,然王樸與符應崇耳尖,都是聽到了,眼睛一亮,贊道:“好詩啊。”

這時那少女看過來,約十四、五歲年紀,又純又美,羞怯少語,一雙明如秋水的眼眸,陳新甲與楊國柱一呆:“坤興公主?”

眾人不敢怠慢,連忙上前施禮。

卻見坤興公主朱媺娖只是看著王鬥,俏臉上一副又驚又喜的神情,她提裙小跑過來,喜道:“忠勇伯?”

忽然她呀的一聲,意示到自己失態,一把扇子一張,蓋住自己羞紅的臉,提著裙子,一溜煙又跑了,剩下那些宮女不知所措的追去。

王鬥:“……”

余下各人面面相覷,王樸與符應崇更看看公主背影,又看看王鬥,眼睛咕嚕嚕轉動。

……

崇禎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德勝門外,大教場。

卯時初刻,教場周邊已是人山人海,今日就是皇帝大閱兵的時刻,京師百姓,能動的幾乎都來了。教場附近較高的建築,都被人包下,教場邊各胡同口的房屋上,也是密集的爬滿人。

從德勝門大街,一直到教場門口,盡是潮水般的人流,這可忙壞了順天府的差役及兵丁們,他們連同京營的戰車營,組成一道道警戒線,把洶湧的人流擱在外面,一個個累得大汗淋漓。

而在教場之內,靖邊軍,宣鎮軍,大同軍,還有出戰的神機營將士,個個甲胄齊全,早在教場上整齊肅立。他們列成一個又一個,幾乎看不到盡頭的無數方陣。

神機營的將士果然個個看起來高大威武,他們盔明甲亮,旌旗林立,形象真不用說。

除了出征將士,教場內還有無數獲準進入的京師名流勛貴,將一個龐大的教場,擠得滿滿的,場內密密麻麻除了人頭還是人頭。

卯時正點,京城內傳來山呼萬歲之聲,聲音沿途而來,巨大的聲浪,似乎要把天上的雲層都吹開。大樂聲中,崇禎皇帝由神樞營三千騎兵開道,他的大駕鹵簿,源源不斷進入教場之內。

以馬十二匹拉動,他的大輅之前,密密的黃麾、傳教旛、告止旛、青龍幢、白虎幢、玄武幢、還有各式的單龍扇、雙龍扇、繡花扇等層出不窮,顯示著皇帝的威嚴,博大,莊嚴。

大駕鹵簿之後,又是密集跟隨的文武百官們。

教坊司奏炎精開運之曲,宏大的樂章響起:“皇明禦極兮,遠紹虞唐。河清海晏兮,物阜民康。威加夷獠兮,德被戎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