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出征(第2/3頁)

好在對於兵額,忠勇伯沒有太多計較,只要求朝廷將開拔銀,還有糧餉盡快解決,將士們不能餓著肚子打仗。

對這問題,朝廷早有定議,就是戶部解決一部分,鎮內解決一部分,總之一次性拔發半年糧餉下來。朝廷求著忠勇伯打仗,總不可能糧草也不給吧?

除了兵額糧草,還有靖邊軍各將封賞事宜,對這方面,朝廷倒很慷慨,出征流賊的溫方亮,高史銀,李光衡諸人,都封為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都指揮同知不等,還有大批人升賞,王鬥報的將官名額,全部都準。

此外,張若麒還代表朝廷,向忠勇伯購買了精工鳥銃五千杆,威勁子藥十五萬發。

關於鳥銃彈藥的價格,張若麒向朝廷上報是每杆八兩,配十發的定裝紙筒彈藥,余者威勁子藥銀錢另算。

其實是每杆七兩,余下的差價,算張若麒等人的回扣。

面對每杆八兩的價格,日後張若麒面對各方垂詢,禦史質疑圍攻,振振有詞。

精工鳥銃,大明各地打造,向來要三到五兩不等,東路火器天下聞名,自然打造難度更大,成本更高。當年徐光啟報價一副精甲預算十六兩,鳥銃一杆五兩,不見得有東路火器犀利。

而且徐光啟什麽年代,現在什麽年代?要考慮到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啊。

還有,看看這銃口,幾乎毫厘不差,一色相同,以後東路子藥取來就用,不需打造不同鉛子,這中間,又節省多少銀錢?諸公若覺得價錢高了,大可以自己去談,看你每杆價格多少。

張若麟向來口才了得,他滔滔不絕,駁得各方啞口無言。

兵部尚書陳新甲為他報不平,連崇禎帝也覺得每杆八兩價格實在,特地下旨:“近來言官議論太煩,大臣亦難展布。即如張若麟,有疏參其貪帛,此又言其巧卸,使人何所適從?”

最後張若麟勝利,各方偃旗息鼓,而張郎中獨戰十禦史,還戰而勝之,也使旁人刮目相看,聲名遠播。

……

此為後話不表,楊國柱,曹變蛟等人買到鳥銃子藥,急急回轉駐地,準備出征事宜,宣大總督張福臻,宣鎮巡撫紀世維,同樣滿意回歸。

臨行前,張福臻還千交待,萬拜托,忠勇伯一定要勞記為國盡心的宗旨,在錦州松山,打出大明的威風,打出宣大軍的威風。

看這老頭愁苦的臉容,期盼的神情,甚至帶著哀求,王鬥只有嘆息答應。

楊國柱等人走後,張若麟一行人,卻在永寧城多留數日。

這日,張若麟拜訪王鬥,賓主一番客套後,張若麟終於按納不住心事,試探問起:“忠勇伯之軍天下無雙,不過奴賊勢大,此次王師出援遼東,你認為有幾分勝算?”

王鬥沉吟良久,迎著張若麟期待的目光,伸出手指:“七成!”

張若麟露出喜色,不過他城府極深,只是微笑道:“還請忠勇伯為下官解說。”

王鬥起身踱步,緩緩道:“遼東之局,竊意奴有可圖者四,我有可乘者五。”

“哦。”

王鬥說道:“我之可乘者五,一,奴從巢穴來,今經多時,四野毫無所掠,即有運送,安能足食,是其饑可圖也。二,蠢爾奴虜既以耕耘散處,所余堪戰夷賊,要皆盼望換班,詛能死戰,是其瑕可圖也……”

王鬥又道:“三,義州城內,篙萊滿目,且烈日暑雨之下,角弓漸解,疾疫易生,是其疲可圖也。四,遼人遼兵皆被奴擄掠之,余家仇戶怨,則怒氣可乘也……”

張若麟拈著自己一絲不亂的胡須,時而閉目沉思,時而點頭贊許。

他聽王鬥侃侃而談,條條道來,面上微笑,心中暗凜:“這王鬥胸有溝壑,實不可以匹夫視之。”

在王鬥一條一條說完後,張若麟眼神閃動,忽然起身對王鬥深深一拜:“忠勇伯條條道來,皆是真知灼見,國家有忠勇伯在,東事無憂矣,此為國家之幸,遼東之幸,百姓之幸,請受下官一拜。”

他趴在地上,看得王鬥心中一陣嘀嗒,四十好幾的人,這樣一番作派。

面上卻連忙將張若麟扶起,連聲道:“張郎中豈可行此大禮,快快請起。”

張若麟堅持要拜,王鬥堅持要扶,二人好一番禮讓,最後張若麟半推半就起身,面上還是哽咽激動的神情。

二人又坐好,不過看到王鬥銳利的目光射來,張若麟不由心中一陣咳嗽。

他重新醞釀一下感情,鄭重道:“薊遼總督洪承疇,上報了遼東方略,主張宜戰且守,不可分兵,免得被奴各個擊破。本兵陳大人,卻有不同意見,不知忠勇伯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