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雲集

崇禎十四年,二月二十日。

上午巳時,襄陽眾官及王鬥得到塘報,督師楊嗣昌的行轅車轎己過宜城,離襄陽不遠,隨行的,還有湖廣巡撫宋一鶴,太監劉元斌,盧九德等人,讓襄陽眾官做好迎接準備。

得知督師來到,兵備副使張克儉等人不敢怠慢,急急來尋王鬥,商議迎接事宜,王鬥心想:“這楊嗣昌跑得好慢,還有,劉元斌等人怎麽與楊嗣昌跑到一起去了。”

王鬥率護衛總,各將,張克儉率襄陽眾官,還有城中的士紳名流等,一起到城西十裏處的迎官亭相候。

一直等到下午的寅時正點,才看到官道聲勢浩大的旗牌儀仗過來,一頂華麗的八擡大轎旁,聚滿了各色的官員幕僚等,八擡大轎後,又是各色大小轎子,轎子後面,便是密密麻麻的湖廣官兵及京營將士。

見督師來到,張克儉連忙讓樂班吹吹打打起來,然後眾人一起在官道旁迎接。

那八擡大轎停了下來,窗簾微拉,裏面傳出一陣咳嗽,一雙眼睛在窗簾後看了迎接眾人一陣,特別在王鬥身上停留一會,然後傳出低低的聲音。

轎旁一個幕僚應了聲,來到王鬥面前,用怪異的眼神打量王鬥幾眼,說道:“王將軍,閣部有請。”

王鬥有些奇怪,低聲向張克儉等人告聲罪,迎著眾人矚目的目光,來到了督師楊嗣昌的大轎旁,裏面傳出一聲疲憊的聲音:“國勤,上轎來吧。”

王鬥一愣,應了聲是,然後上了轎去,留下外面驚訝一地的眼神。各官員幕僚皆是交換眼色,竊竊私語,言聽閣部對王鬥看重,果不其然,加上現在兩救藩王,斬殺獻賊的巨功,怕從此飛黃騰達了。

王鬥上了大轎,內中只有楊嗣昌一人,再次見到楊嗣昌,王鬥不由驚訝。

在王鬥印象中,楊嗣昌胡須烏黑,雙眼有神,一副精明威嚴的樣子,然現在看起來,卻是臉色蒼白,神情極為憔悴,還不住咳嗽幾聲,如生著大病一樣,哪還有往日半分風彩?

王鬥說道:“閣部,您這是?”

楊嗣昌擺擺手,嘆道:“我沒事,國勤,辛苦你了。”

儀仗繼續前行,楊嗣昌不住看著轎外景色,神情中不知在想什麽,良久,他低頭吟道:“鹽梅今去作幹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寇氛從此靖,還期教養遂民生。”

卻是楊嗣昌臨行督師,崇禎帝贈送的親題詩詞。

他吟完這首詩後,低聲喃喃,聲音細不可聞,又充滿傷感:“皇上,臣深受大恩,只恐日後不能再報……”

看他那悲涼的神情,王鬥心下復雜,不由嘆了口氣。

……

由於襄陽城內軍營都被舜鄉軍及城池守軍占了,跟隨來的湖廣官兵及京營將士便在四郊軍營或是廟宇暫時駐紮。

楊嗣昌、湖廣巡撫宋一鶴、太監劉元斌,盧九德等人,還有各將及親隨幕僚,都進入襄陽城內,各人都急切想看到張獻忠的屍體。

現在天氣尚冷,加上兵備副使張克儉極為重視此事,調城內最好的仵作,用汞、砷等手段對張獻忠屍體進行防腐處理,其屍身一直妥善保存完好。

襄陽城原有督師行轅,眾官,眾將按品級,文左武右,皆進入行轅白虎堂內,等待結果。

等待過程中,王鬥也打量白虎堂內各人。

楊嗣昌高居上座,左右幕僚肅立侍候,左下位,第一個坐著監軍萬元吉。其官位雖小,只為大理右評事,不過深受楊嗣昌器重,監紀軍前,所以有資格坐在第一位,他對王鬥很注意,不時看了又看。

萬元吉接下來,是太監劉元斌及盧九德,二人都戴三山帽,身穿蟒袍。劉元斌略瘦,神色較為陰沉,盧九德則較為肥胖,坐在位子上就象一尊彌勒佛。

再下面,是湖廣巡撫宋一鶴,長得正氣凜然,一身大紅官服,頭戴烏紗,腰束玉帶。

與外表不同的是,宋一鶴在官場上風評不好,因為其初見督師楊嗣昌時,為避楊嗣昌父名諱,在自己名帖上寫上“宋一鳥”,傳為官場笑談。

不過王鬥知道這人不簡單,其對楊嗣昌所為,只是一種官場智慧,本人還是有能力的。歷史上宋一鶴守湖廣時,先敗羅汝才五大營於豐邑坪,在張獻忠攻陷襄陽後,宋一鶴移駐蘄州,盡焚舟船,遏止張獻忠與革裏眼等人相匯,又斷橫江,使眾賊不敢渡。後來李自成攻克承天府,宋一鶴下城巷戰,揮刃擊殺數賊而死。

他對王鬥同樣注意,不時撫著自己的美須沉思。

右下方武官處,則有前陜西總兵、現在剿賊總統猛如虎,湖廣副總兵、剿賊副總統張應元,京營總兵官孫應元、黃得功、副總兵周遇吉等人,最後才是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