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伏擊(第2/2頁)

獻賊還沒有來到,火銃兵們,最後檢查了自己的子藥及火繩情況,便在坡地上坐了下來,養精蓄銳,等待著戰鬥的來臨。這些火銃兵都是甲等軍戰士,身經百戰,對將要來臨的戰鬥,並無多少激動之色,很多人靜坐著閉目養神,神色沉穩。

火銃兵們行動的時候,長槍兵們同樣動作起來,他們在各自上官的率領下,由那兼任副千總的甲總把總帶領,策馬前往了官道西面的水渠那邊,然後個個下馬,在水渠邊埋伏下來,同樣等待戰鬥的來臨。

高史銀站在最上邊的坡地上,靠近林地邊緣,掏出自己的千裏鏡看去,見部下們很快布置完畢,滿意地點了點頭,萬事俱備,只等著獻賊來了。

他仔細傾聽襄陽城那邊的動靜,又等待著夜不收的回報。

話說溫達興派一隊夜不收,分為數伍,專門在城外刺探情報,此時有兩伍與高史銀的壬部配合,一起作戰。

每每看到這些夜不收,高史銀總忍不住內心的羨慕,他的壬部,還有舜鄉軍各個騎步軍中,雖然也各有一隊騎術精悍之人兼作哨騎,不過這些哨騎,當然不能與溫達興專業的夜不收相比,對此,高史銀等人頗有意見。

高史銀心想,將軍應該在各個把總,千總部內設立夜不收才是,便是每總十人,每部二十人也好啊。

不過想想也難啊,各個把總,千總要設立夜不收,每部就要六十人,舜鄉軍這麽多部總,全部要多少人?

此時連溫達興的夜不收千總都不滿員,又哪來的夜不收補充給他們?只能在內心羨慕了。

等待中,終於官道上有幾騎夜不收奔來,他們馬術嫻熟,直接控馬沖入山坡,向高史銀稟報:“獻賊潰兵己至,離此地不遠!”

高史銀追問:“獻賊有多少人,離這裏有多遠?”

夜不收伍長答道:“獻賊潰兵一千三、四百,狼奔豕突,己過峴山!”

這就離得不遠了,高史銀趕緊傳令:“全軍偃旗息鼓,不要讓獻賊發現這邊的情況,免得他們奔往別處去了。”

全軍靜悄悄的伏下,就等張獻忠來了。

……

張獻忠從南門沖出襄陽城時,東門也有賊兵潰敗出來,奔到南門正好與張獻忠匯合。

張獻忠不敢停留,匆忙收攏一些人,繞過襄陽城西南城墻,率領余部匆匆往襄陽城的西面奔去。那邊有襄陽到宜城的官道,要回宜城與羅汝才匯合,只能走那條路。

奔到西門時,這邊也有大股的賊兵潰敗出來,其中便有他的義子劉文秀,還有軍師潘獨鰲等人,獲救的幾個妻妾也是驚惶地騎在馬上。劉文秀見了張獻忠,惶恐的要說什麽,張獻忠擺擺手:“什麽也別說,隨老子先離開襄陽再說。”

他陰沉著臉,連自己獲救軍師與妻妾也懶得理會,率領潰兵,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只是慌忙逃竄,渾然沒有了先前奇取襄陽的氣勢。

奔逃的時候,張獻忠看了看左右,沉痛地發現身旁所余馬隊不過一千多人,余者不是潰散,怕就是死在了襄陽城之內。

一直到這個時候,張獻忠還是沒有回過神來。

他想不明白,為什麽王鬥會突然出現,為什麽他麾下的戰力,竟會如此出眾?

損兵折將,敗得莫名其妙,特別義子艾能奇身死,更讓張獻忠痛楚,好在自己逃出襄陽,大部仍在,只要甩脫後面追兵,回到宜城,這天下,還是任由自己縱橫。

官道前面出現一道水渠,水渠上架著寬闊的石橋,眾賊快馬加鞭,個個奔過石橋,進入前面的官道上。

過了水渠,官道左面是大片的坡地山林,右面則是大片大片的田野,上面種著小麥,麥田一直跨過水渠,蔓延到漢水邊上。

張獻忠吐了一口氣,正要說話,忽聽左面離官道不遠的山坡上傳來一聲尖厲的孛羅聲響。

張獻忠一驚看去,卻聽呐喊聲不斷,山坡上站起了密密匝匝的官兵,他們持著鳥銃,黑壓壓的銃口,只管指著官道上的各人。

他們的裝扮,卻與襄陽城所見的王鬥兵並無不同。

“是舜鄉軍!”

“有埋伏……”

眾賊大亂,各人淒厲的大喊著。

張獻忠吼道:“不要停,沖過去!”

卻是來不及了,猛聽山上傳來一陣尖厲的喇叭聲響,接著排銃的聲音響起,立時官道上人叫馬嘶,一個個賊兵從馬上摔下來,那些中彈的馬匹,痛楚之下更是胡蹦亂跳,長聲的嘶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