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襲城(第2/3頁)

眾襄陽百姓或是拖家帶口,逃出城去,或是緊閉房門,全家抱在一起發抖,天降奇禍啊,怎麽流賊突然就進城了?聽說還是獻賊,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也有一部分地痞潑皮,或是對官府不滿,早就想投賊的人興奮起來,跟著在城內推波助瀾,煽風點火。

襄陽突然進賊,亂成這樣,是誰也想不到的。

原來當日晚,劉文秀率領老營精銳二十八騎來到西城門後,便拿出繳獲的楊嗣昌檄文令符給官兵們觀看,當時的兵備副使張克儉在場,見符驗無礙,便啟關讓劉文秀等人進入了城內。

劉文秀領二十八騎入城後,很快便找到內應,於當晚四更天時制造混亂,到處放火,襲擊駐防官軍,同時還有城內的潘獨鰲等人一起響應。

張獻忠谷城起兵後不久,在瑪瑙山大敗,軍師潘獨鰲等人,還有張獻忠的妻妾敖氏、高氏諸人被俘,關在襄陽城監獄內。不料那襄陽知府王承曾是一個好色之徒,見敖氏等人生得美艷,便動了心思。潘獨鰲從中穿針引線,讓其成了好事。這潘獨鰲斡旋有功,因此也看管松懈起來,在監獄內自由出入,城中內亂,他便趁機響應。

一片混亂中,劉文秀等人打開襄陽城西面的“西成門”,早注意到襄陽城動靜的張獻忠立時派大軍沖入城內,這讓襄陽城更是恐慌沸騰,四面城門洞開,百姓爭先恐後逃出。

城內有襄王府,座落在襄陽城的南面,此時襄王府上下驚動,襄王朱翊銘更是急急起身,帶了貴陽王朱常法,福清王朱常澄一起登上端禮門觀看,見城中亂成一團,到處聞聽流賊進城的聲音,個個驚得面無人色。

正在慌亂中,卻見兵備副使張克儉,襄陽知府王承曾,署襄陽事李天覺,還有推官姜曰廣等人,在一些官兵護衛下,往王府惶恐逃來,襄王如見救星,急忙讓他們進入王府,又關好大門,挽住張克儉的手,驚惶地道:“眾位愛卿,這是怎麽回事。”

襄陽知府王承曾大哭:“王爺,獻賊進城了,現在滿城皆賊,我們需快快逃走才是。”

襄王駭道:“獻賊進……進城了?他們不是在四川嗎,怎麽就進城了?”

貴陽王朱常法怒道:“四門皆有守將,他們人呢?”

署襄陽事李天覺恨恨道:“逃了,都不知去向了,這些匹夫,國家養兵又有何用!”

福清王朱常澄急道:“我們也逃吧,留在城中也是等死,對,我們可以順著浮橋北上,進入樊城。”

推官姜曰廣搖頭道:“逃不了,現在滿城是賊,官兵皆盡潰散,我們一出去就被捉住,唯有緊守王府了。”

眾人心下更慌,襄陽數千官兵都散了,靠王府那數百校尉有用嗎?

襄王老淚縱橫:“天亡我也。”

見王爺如此,眾官也是一齊大哭。

忽然,北面靠近漢水的“拱宸門”、“臨漢門”處,傳來一陣山呼海嘯般的聲音:“萬勝!”

聲勢雄壯,充滿不盡的威武豪邁之意。

一時整個城池都靜了靜,眾人的目光都轉向那邊:“什麽聲音。”

福清王朱常澄全身發抖:“北門也進賊了嗎?”

……

數十,數百的流賊馬隊不斷入城,他們尖聲怪叫,在街巷中縱馬而行,在內應指引下,搶占各門及各個要點。

還時不時一刀將身旁倒黴的官兵及百姓劈倒在地,看到這些兇悍的流賊們,眾百姓或是尖叫著奔跑,或是匆忙躲避屋內,或是趕緊跪倒街旁路邊,指望這些流賊大發慈悲,能饒了他們的性命。

張獻忠先遣部將白文選、馬武、王興國諸人進城,見入城順利,又再派義子艾能奇入城,最後在孫可望、李定國的簇擁下,率著自己最精銳的老營戰士,快馬沖入了襄陽城內。

看著威武堅固的城池,城內慌亂不已的軍民百姓,張獻忠得意萬分,仰天大笑:“哈哈,驢球子的,襄陽城終於落到老子的手裏,老子二十八騎就取了城池,這妙計可不會差過那諸葛孔明。”

想起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襄王府,雖然義子艾能奇已經率幾百人奔往那處,不過張獻忠還是不放心,要是讓襄王一家跑了,自己心思就廢了一半了。

他率老營策馬往王府處奔去,就在這時,襄陽城北面傳來一片呼嘯之聲。

張獻忠眉頭一皺:“你媽媽的,誰在那邊大呼小叫?”

李定國隨在張獻忠的身旁,心中忽然湧起了一股不好的感覺。

一聲嘶鳴,北門處有馬蹄聲響起,一個聲音高叫著:“襄陽城軍民百姓聽之,宣府鎮東路參將,定國將軍王鬥領軍來援。通令全城,大軍滅賊,眾百姓立時歸家閉門,勿在街市逗留,違者以流賊視之,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