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決戰(下)(第4/5頁)

王鬥眺望遠方,雙目悠遠而深長,這是自己參與規模最大的戰爭,雖說只是十幾萬流寇。但若是勝利,對己方的軍勢名望難以言說,鹿死誰手,就看接下的戰事了。

他揚鞭指道:“闖賊饑兵眾多,我不與纏鬥。闖賊之重,在於精騎,大戰起時,我以銃炮牽制其十萬步卒,以銳騎直插兩翼,滅其精銳,大勢可定!”

陳永福點頭,他老於軍伍,當然明白王鬥說到重點,賊陣五重,向以饑兵步卒馬軍消耗官兵實力,便是饑兵死光了,只要老營驍騎逃脫,卷土重來,又是幾十萬大軍。所以與流寇作戰,重點便是要消滅其心腹老營。

又聽遠處闖軍陣營激昂呼嘯之聲,王鬥嘴角露出一絲哂笑,環顧左右,舜鄉軍將士神情堅定,不為所動,但陳永福將兵則有些惴惴,對方士氣高昂,人數也太多了。

與陳永福互視一眼,王鬥策馬出來,在各陣之間緩緩而行,平靜說道:“流賊,何所謂流賊,便是四處流竄的匪賊!他們不事生產,也害得別人不能生產,他們所到之處,只余下殘破,灰燼。大家看看腳下這片土地,周遭這些殘破的村落,這些都是流賊造的孽。他們就是蝗蟲,所到之處,席卷一空,直到一無所有!”

眾將士都聽得心有戚戚,特別是舜鄉軍將士們,他們代表的是地主階級的利益,與流寇是天然對立的兩面,更是不住點頭,眼中射出銳利寒冷的光芒。

“我們是王師,吊民伐罪,處置叛賊是天經地義。掃清流賊,不但與國大利,便是在場諸位,將來封妻蔭子,封侯拜將也是等閑。古人雲,行大善不拘小惡,對流寇,我們不必心存憐憫,只有剿滅流賊,國家才有太平,百姓才有安樂日子!”

“讓這些烏合之眾在大軍面前顫抖吧!”

他猛地抽出利劍,斜指闖軍戰陣那方,喝道:“逼陣前進!”

“必勝!必勝!必勝!”

激昂的戰鼓聲中,眾軍喊著口號,銃炮在前,保持嚴整陣形,踩著整齊的腳步,如一堵鐵墻般直逼而去。濃烈的殺機與自信蕩漾,相信世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官兵結陣逼來,闖軍陣地原本激昂悲憤的情緒登時一窒,十數萬人齊唱的歌謠也一下啞住,如風吹麥穗般最前波的饑兵們一陣騷動。官兵威勢太強了,不是士氣高就能彌補雙方戰力差距的。

李自成冷哼了一聲,說道:“來得好!”

他傳令:“步卒弓手銃手上前,射住陣腳,不讓官兵過於逼近,亂了陣形。”

李自成久經戰陣,當然明白陣形的重要性,饑兵畢竟是饑兵,沒經過什麽戰陣。面對精銳官兵,若讓他們步步緊逼,那種濃厚的威勢下,心下一怯,陣形一亂,就有連營潰敗的危險,必須保持距離,波波攻擊,消耗其實力。

不過看到官兵陣前的銃炮時,李自成眼中閃過一絲陰霾,與舜鄉軍作戰這些時間,最惡的就是對方的火炮。不論是大將劉芳亮的汝州之戰,還是攻打洛陽的戰事,義軍都吃了舜鄉軍炮火無數的虧,真是談虎色變,在對方火炮轟擊下,能不能穩住,真是有待思量。

只可惜己方火炮不耐戰鬥,而且在洛陽攻戰中消耗得差不多,沒有制衡的利器。

明軍戰陣如墻而進,越逼越近,二裏,一裏半,最後雙方大陣接近一裏,特別是舜鄉軍的夜不收,更是逼近闖軍陣營百丈之內,繞著大陣不斷奔跑呼嘯。

在闖軍眼中,這些夜不收哨騎身跨數馬,戴著帽兒盔,身穿齊腰甲,那甲甲葉露在外面,卻是明甲樣式,便如中原小校小兵貫穿的裲襠。不過裲襠多是布制,他們卻是鐵甲。

這些夜不收忽遠忽近,忽哨而至,驟然遠遁,不時發出利嘯之聲,讓人見之心寒。看許多人馬上掛著角弓,竟可以騎射。各方強悍之意,比己方老營還要精銳,而且這類哨騎有數百之多,看得李自成及闖營各將面色鄭重。

闖軍整個陣形嚴陣以待,奉李自成之令,正對明軍陣列這方,密集的刀盾手,弓箭手,火銃手等,已經匯集到大陣前方,余下的一些小炮也推上前去。本來李自成攻略河南府各地,繳獲火炮眾多,不過洛陽攻防戰中,三十五門大將軍炮被繳獲,還有數百門小炮被毀,留在手中已是寥寥無幾。

這些上前的軍士,多是闖軍步卒,穿著罩甲,頭戴氈帽或是明盔,原來便是歸降明軍,或是馬賊,打老仗的義軍等。那些饑兵,多是裹脅百姓,很多還是老弱婦孺。又哪裏會射箭打銃放炮?

或許是看到了闖軍的應對,剛剛超過一裏之地,對面明軍不再逼陣,而是停了下來,不過闖軍各將看到那邊戰陣前的炮手忙活起來,顯是要炮擊己方,不論將兵,都是臉色蒼白起來,特別最前方的饑兵們,更是心下惴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