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3/5頁)

他的語氣很平淡,然話中卻油然有一股不用言明的傲然之意,聽得王胤昌大為寬心。他看了一眼在城上列隊的舜鄉軍戰士,驚疑不定:“吳千總,這是?”

吳爭春抱拳道:“兵憲,此次賊勢重大,末將以為,不若將賊兵放上城頭,在城頭狠狠殺賊,於賊以重創。”

王胤昌大吃一驚:“放上城頭?”

他自家明白自家事,洛陽當地的軍民,若是依城而守還好,若是流賊上了城陷入肉搏戰,十有八九會城破失守。

不過看吳爭春堅決的神情,再看他身後的鐵甲大軍,王胤昌狠狠咬了咬牙,這只大軍聞名天下,吳爭春這樣說,肯定極有把握。雖說方才幾波西門官兵及鄉勇社兵們打得歡,不過他們的心氣憑借還是這只軍隊,吳爭春這麽有信心,軍情如此,就賭上一把。

他惡狠狠地道:“也罷,就依吳千總這樣說。”

他傳令下去,堅決守城,若是賊兵真的不可擋,官兵及鄉勇社兵們就退到舜鄉軍身旁去。

命令傳下後,王胤昌又握著吳爭春的手道:“吳千總,洛陽城不能丟,一定要守住啊。”

吳爭春神情堅決:“兵憲放心,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

果然這波的闖兵豁出去了,在他們潮水般的沖擊下,不論城上的灰瓶檑石,萬人敵、火罐怎麽打,城頭的守軍是從城墻正面打也打,從馬面上側面攻擊也罷。

黑壓壓的人海還是很快填滿了羊馬墻與城墻之間的狹窄地帶,他們瘋狂地豎起一架架雲梯,一架雲梯被撞竿推下,被火罐燒毀,他們又很快豎起另一架雲梯。

終於,一架架的雲梯豎起,密密麻麻的闖兵士卒爬了上來。

城外的闖軍陣中響起潮水般的歡呼聲,城就要破了。

王胤昌面色灰白,旁邊是同樣面如土色的楊守備,果然依城而守是守不住,只得指望舜鄉軍了。他們看了看內墻方向的舜鄉軍戰士,他們仍是沉穩地列隊肅立著,似乎絲毫沒有受到眼前軍情的影響。

在洛陽軍官們的高叫下,楊守備麾下的軍士們紛紛退到舜鄉軍們的身旁去。舜鄉軍的列隊是分段,畢竟人少,不可能顧上整段城墻。正好由這些官兵填上空白。

他們亂哄哄的仿效舜鄉軍,手持火箭,弓箭,鳥銃,三眼銃的軍士在前,手持長矛或是大刀的士兵在後。至於那些鄉勇社兵們,吳爭春的意思是讓他們下城,更好地騰出空地殺敵,不過還是有一些悍勇的社兵及鄉勇留下來,準備斬首級換賞銀。

特別那些系著無憂絳帶的社兵們,他們皆是城中富戶子弟,此時值蓬亂世,家家戶戶都備有各樣兵器防護。此時他們手中拿的兵器,或是大刀,或是長槍,或是強弓勁弩,很多人手上還有鳥銃或三眼銃等,論起質量,比官兵們使用的還精良。大明民間一向如此,民間打造出來的兵器,往往比軍隊使用的質量更好,武器更先進。

本來這些武器都是管制兵器,官府一向嚴禁民間收藏使用,不過現在時蓬亂世,官府的律法早成一紙空文,又有誰去管了?各軍官士兵向富戶販賣各類兵器,更是他們的屢禁不止的財源之一。

洛陽城在王鬥建議下組建社兵後,理論上每社社兵五十名,家有數百金產者便要出兵一名,家有千金產者要出兵二名,這些富戶家內很多都有家丁,家中子弟成為社兵,家丁們都要自然隨同護衛。

特別那些領一社五十人的長領們,他們作為城內有名望的生員、鄉紳,護衛的家丁更多,武器更精良,洛陽城雖有社兵三千余人,實際人數更多。

這只社兵,可謂是典型的地主武裝,對流寇根本不可能會有妥協思想。特別有一些社兵,還是河南府各失陷州縣逃來的地主鄉紳,他們的家產,基本上被闖軍抄沒了,對城外的流寇,有著刻骨的仇恨,留下來殺敵就不奇怪了。

城墻上似乎安靜下來,不論是舜鄉軍,還是守備官兵及鄉勇社兵都是屛息凝氣,只是緊緊地看著城垛方向。

等待的時間短暫,不過眾人卻覺過了一個世紀那麽久,終於,各雲梯上探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氈帽,氈帽下面,是或緊張或兇惡或扭曲的臉容,正是闖軍中的盾牌兵,作為先鋒敢死隊人員。

他們手上拿著從各失陷州縣武庫中抄出來的盾牌大刀短斧等兵器,一個個就想跳入城內。

一瞬間,城墻內都是那些官兵及鄉勇社兵們的叫聲,他們所有的發射武器都向露出頭顱的那些闖兵打去。火箭,弓箭,弩箭,鳥銃,三眼銃等等,一時間城墻內箭矢呼嘯,銃聲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