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

李自成很是高興:“有先生出馬,定能馬到功成。如有義兵願意獻城,到時打破洛陽,就可以大大減少我義軍士卒的損傷。先生也當立下首功。”

牛金星對李自成深施一禮:“為闖王效命,學生義不容辭。”

他道:“只要闖王願尊聖人教誨,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大業定成。”

李自成站了起來,肅容回禮:“李某受教了。”

自歸附李自成後,有感牛金星的學問,李自成都是稱其為先生,待以賓師之禮。牛金星也常給李自成講一些經史文章,他的用意,不外乎希望李自成大事可成,那他也成為歷朝歷代那樣的謀士賢臣,青史留名。

現在歸附李自成的文人慢慢多起來,所以牛金星很看重這個首席的位置。眾人中,他比較忌憚的便是李巖,所以雖說李巖也是舉人出身,學問不錯,牛金星卻始終不向李自成建議也請他說書講史。

二人禮來禮往,高興坐下後,李自成沉吟一番,說道:“義兵義民,可以讓我大軍少費很多力氣,不過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上面,還是要作好攻城的打算。”

他問袁宗第道:“袁兄弟,攻打洛陽城的事情,準備得怎麽樣了?”

袁宗第道:“闖王,各營兄弟已經慢慢調齊,洛陽城的地形,也漸漸摸清楚。洛陽城東,瀍水和護城河很寬,不好攻打。城西的護城河也很寬,不好架橋。城南的地勢很低,城墻很高,也不利進攻。”

“只有城北的城墻較低,比較方便圍打。俺與各營兄弟的意思,主攻城北,調集很多火炮猛轟那城北城墻,然後在北護城河上架起幾十座木橋,應該可以突破。”

李自成道:“攻城是最壞打算,卻不得不作好準備。洛陽一定要攻下,那裏是皇帝的親藩之地,真的打下來,不但可以繳獲大批的金錢財物,增強我義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朝廷震動,提高我等必勝的信心,更吸引天下英雄歸附。”

堂內各將都是起身,異口同聲道:“闖王高明。”

他們都知道打下洛陽肯定好處很多,卻沒有李自成說得這麽明白,說到他們心裏去。

確實,打下洛陽,最重要的是在政治上造成的深遠影響。歷史上李自成、張獻忠連克洛陽、襄陽,代表雙方的力量對比與作戰主動權轉移到農民軍手上。也使天下更多人看出大明內中的虛弱不堪,此後降者,投靠之人不絕。

眾人異口同聲的贊譽,連幾個文人都對自己投來贊賞的目光,讓李自成心下很滿意,他的手指在案桌上輕敲,說道:“就算有王鬥,洛陽城也肯定會打下,不過打下洛陽城,下一步該怎樣呢?”

李巖起身道:“闖王,洛陽為河南之中,洛城不守無河南,河南無保無中原,中原不保則河北咽喉斷。所以學生再次提議,據河洛以爭天下。昔漢高祖曾據關中以制天下,明太祖也有高築墻,廣積糧之策,我等義軍,也該找個根本之地了。進可攻,退可守,方是大業之道,也好過這樣到處飄泊。河洛,正是這樣的大業所在。”

李自成說道:“先生說的,我也明白,將士們不能到處走個不停。不過現在河南府殘破,戶口十不存一,各樣災禍不斷,旱災蝗災的,不知什麽時候才是頭。這安定民生,恢復農桑,怕是要好多年後的事,一個河南府,養不活我們十幾萬將士。”

他道:“最重要的是,我們義軍還是弱了些,官兵還是勢大,他們要是圍上來,這河洛,就成為死地了。所以我們現在只得走著打,以後到富足些的開封府,汝寧府,甚至到湖廣去,避強擊弱。等再打幾次象洛陽這樣的大仗,局面好些了,就可以找個富足些的地方安定下來,獎勵耕種,整頓地方,以為大業之道。”

劉宗敏大笑道:“先生的學問俺老劉是佩服的,不過說起打仗,你就不如我們了。這仗要打活,不能打死,敵人強了,我們走,敵人弱了,我們打,敵人退了,俺們追。要走著打,不能挺著打,多多避免跟官兵死扛。要知道我們本錢少,要是有個意外,就全部沒了。也因為我們走著打,所以一次次爬起來,官兵怎樣也沒法滅了我們。”

闖軍各將都是哈哈大笑,連稱總哨劉爺說得妙,說得有趣,他們義軍,就是要這樣。

李自成也是微笑點頭。

各人如此,李巖只得不再勸說,他心下嘆了口氣,其實闖王說的各樣問題,並不是沒有解決的可能。只是目前他無意找個立足之地,余者各將也仍改不了流寇的思想,想勸說他們安定下來,何其難也。

旁邊的牛金星與宋獻策欲語還休,最終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