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想伏擊?(第3/3頁)

只有軍需官領著一些火兵,卻是趕著輜重車輛,位於大軍的後面,不過他們的馬車也不會落後大部太遠,最多落後百步罷了。

不久後,揭一鳳五個夜不收在高史銀部內哨騎的帶領下,出現在高史銀等人的視線中,他們繳獲甚多,近三十馬匹奔騰,激起好大的聲勢。

舜鄉軍每個騎兵部與步軍部,雖然內中各有一隊人作為哨探,作為大軍的開路先鋒。不過他們這種業余的哨探,當然不能與夜不收千總專業的哨騎相比,他們帶回緊急軍情,想必非常重要。

很快的,揭一鳳五人來到高史銀的身前,施禮後獻上了自己所探來的情報,詳細說明後,留下副本,隨後他們上馬而去,奔回郟縣。

“這些流賊好大的膽子,竟想伏擊我的前鋒兵馬?”

高史銀怒喝一聲,千總部的一個贊畫取過一個精制的油皮圈筒,從內中抽出一張地圖,鋪在一個土堆之上。隨後軍中各把總,還有部內的鎮撫,慰撫,軍需等官與高史銀圍在一起,看著這地圖商議起事來。

鎮撫官,慰撫官等人有發表自己言論與建議的權力,然一部的軍務處決,都由一部長官高史銀作主。而這張地圖,也是高史銀出兵時,從營部那兒領取的。

溫達興的夜不收千總比舜鄉軍大軍早到郟縣多日,他部內的夜不收們,早對汝州到郟縣的地形經過勘測,繪制了多張地圖。

“夜不收千總的揭隊官所言,賊在近汝州的小屯寨諸地設伏,先以小股誘餌,再以大部圍攻,步騎交加,甚是歹毒。小屯寨離我大軍不到二十裏,需得早做決斷。”

發言的是千總部一個贊畫,卻也是軍人,有著把總的頭銜。舜鄉軍的參謀多是軍人出身,選任各部識字多,多謀善斷的軍官軍士擔任贊畫。

舜鄉軍中的高識字率,使得各部的贊畫以武人為多,雖多內中也有一些文人,卻多擔任一些抄抄寫寫的文書工作,因為他們難通軍務,舜鄉軍的高條例打仗風格也不是他們一時半會可以適合的,所以這些文人一般難以登上大雅之堂,得到軍中重用。

“依情報,伏擊之賊有萬人之多,可否要暫停進軍,向定國將軍求援?”

“暫停個屁!”

高史銀怒喝一聲。

開戰時試探敵情,進行擾亂,這是前鋒的作用,所以一般大軍都編有前鋒。沒有前鋒,就像一把寶劍沒有尖一樣,沒有殺傷力。只有配備精銳的前鋒,才能無堅不摧。

高史銀得任前鋒,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豈能就此退縮?流寇設伏又如何?就讓他們嘗嘗設伏反被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