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立誓、開封府(第3/4頁)

“今流亡滿道,骴骼盈野。陰風慘鬼磷之青,嘯聚伏林莽之綠。脅臂小骨,狼藉於道,每郊行,足履於上,搰搰有聲,如在麻秸上……”

大軍一路而來,每過一城,不是人相食,就是揭竿傲嘨,此情不忍聞,此景不忍睹。大軍行到淇水時,全軍呆呆看著對面,那邊正有數百人投河自盡,他們爭先恐後,似乎趕赴什麽極樂世界一樣。

身後傳來各部撫慰官的聲音:“大夥都看到了,若不是進了東路,你們家人便如現在一樣,不是成為他人口中食,便是生不如死。你等都需珍惜現在的好日子,奮力為定國將軍殺賊,不可懈怠。”

所有的士兵都是拼命點頭。

王鬥默默策於馬上,淇水很寬闊,雖是大旱,所余之水仍多,江風吹得他火紅的披風大氅高高飄揚。

嗆啷一聲響,他抽出自己的利劍,身旁各將都是瞧著王鬥。

王鬥以指彈劍,劍作龍吟,他內心對自己道:“我王鬥發誓,我會讓天下重歸太平,讓這中國之地成為桃源樂土,不論誰擋我的腳步,我都會將他除去。”

……

崇禎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下午。

王鬥領舜鄉軍到達黃河北岸的於家店渡口,這裏已經屬於開封府,過了黃河不遠就是開封城池。

猛然見到這氣勢磅礴的黃河之水,王鬥不由呆住了,後世他並沒有見過黃河,今世也是第一次見到。

人說黃河是中國之民的母親河,不到黃河非好漢,那金黃色的河水洶湧澎湃,似乎千年不變的流淌著,有如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者,邁著堅實的步伐,只是那樣冷靜的走著,走著。

不但是王鬥,便是大部分舜鄉軍,都被這道一眼望不到邊的浩蕩河流震住,他們在東路,在保定,在真定,在遼東,哪有見過這麽寬廣浩蕩的河水?很多人都震於這大自然之威,呆呆地說不出話來。

濁浪翻騰,怒濤洶湧的黃河水又有如懸在頭上,一道一道高高的河堤下面,是廣闊的平原,星羅棋布的城池村鎮。那黃河水,便高高地懸在沿岸千百萬生靈的頭上,讓人擔憂這滔天的濁浪什麽時候沖破堤岸,毀滅周邊的一切。

好在這一切暫時沒有發生,雖然王鬥知道第三次開封之戰,開封的河堤就被人掘開,死難者以百萬計。

近了開封,也才讓王鬥感受到一些人間的生氣,這邊災情稍稍輕一些,雖然還是流民滿地,村鎮蕭條,但總算有一些正常的生活與商業秩序。

對面就是開封府城,原有的居民,加上差不多大部分河南富戶與官員家眷都遷入這座城內,開封府城的百姓己近百萬。如此多的人口,每日需求都非常龐大,僅這黃河之上,便運貨的商船不斷,商旅爭渡,各樣口音的人都有。

過河是個問題,好在開封這段河口,船只眾多,那些平底大船,一次可運送人馬數十。公平買賣,願意花錢的軍隊還是受歡迎的,王鬥對銀子絲毫不在意,船家們可在意了。

加上王鬥安排在開封的一些東路商賈也幫忙聯絡。很快的,孫三傑的輜重營找來了大量的船只,約有數百,內中還有許多的羊皮筏子。到了第二天下午,舜鄉軍全軍過了黃河,達到開封的西門之外。

照例的,王鬥準備在開封府打打秋風,要糧。

行軍到現在,由於一路散去不少,他軍中的糧草,只余一小半,再不補充,已經走不多遠了。王鬥計劃中,能免費要到糧最好,再不行,他安排在開封城內的東路商賈也囤積了一些糧草,應該可以滿足軍隊大半月需求。

雖然見過宣府鎮城及京師的城墻,遠遠看到開封府的城墻,王鬥還是震撼一把。

城周估計有二、三十裏,全城包磚,城墻非常厚實。特別那環城壕溝非常引人注目,壕溝四道,每道約寬五十丈,深估計有四、五丈。五座城門的跨濠處,全部修築城門橋,那吊橋用榆槐木制造,看上去就如一座橋般。

拉吊橋的時候,用鐵索、鐵環、鐵輪轉槽,拉起便易。若城外有警,樓上很快便可挽起,而且那吊橋拉起後,榆槐木的制料,堅固非常,還可以用作護門。

王鬥感慨,這麽堅固的城池,若守軍稍稍有力,想攻破是非常艱難的事,怪不得歷史上李自成要三打開封。

兵部行文已經送入城內,王鬥靜待消息傳回,沒要到糧他肯定是不走的。

在這個時候,王鬥還招集開封府內的東路商人問事,這些人,主要是保安州商人。

若論東路之商人,以保安州商人與王鬥關系最“鐵”,他們奉幕府之令,匯合一些舜鄉軍細作,在開封府等地買賣經營,還有很大作用,就是收集附近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