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殺蟲焉用牛刀

大軍蜿蜒西行,還沒到中午,已經快到延慶州城。

延慶這一帶,是宣府鎮最早募民鎮守地點之一,民屯眾多,村落多以營命名。什麽張山營、東門營、胡家營、卓家營、王化營等等等等,計有七十二營之數。

天氣越來越熱了,大軍沿著清水河邊,一路往西而去,延慶之地,算是宣府鎮生態環境較為優良的地方,植被保持還可以——也是相對而言,光禿禿的山地,枯黃的草木,幹涸的河流還是隨處可見。大明持續不斷的幹旱天氣,不可能對延慶之地沒有影響。

官道殘破,滿是幹燥的黃土,大隊人馬踏上去,一片塵土,幸好沒有風,否則真是要命。

與以前的死寂不同,各地在大興土木,墾地修路,定國將軍的大規模建設,已經拉開了帷幕。不時看到路邊河邊一堆堆聚積的人群,內中有軍戶,也有民戶。

這些幹活的人還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不過與以前不同,現在他們臉上都帶著希望,對行進的軍隊也投來了崇敬的目光。看得高史銀等人很高興,感覺自己剿匪安民是值得的。

大軍直過延慶州城,並不停留,壬部丁總長槍軍士趙榮晟也大步走在自己隊中。路況並不好,所以高史銀的大軍是以一字長蛇陣的行軍隊列展開。

趙榮晟的裝備,便是典型的舜鄉軍長槍兵裝備,一副鐵甲,重約三十斤,再加上腰刀一把,長矛一杆。此外還有水壺、毛毯,小帳篷,幹糧等裝備輜重。以前舜鄉軍行軍要將這些東西全部背在身上,現在有了馬匹,盔甲等物放在馬匹上馱運,讓眾人行軍大感輕松。

往日的舜鄉軍,由於盔甲數量不足,所以眾兵經常盔甲換來換去,有時披在身上沒幾個月,又被剝走了。便如去年那場仗前,為了湊齊出戰將士的甲胄,留守軍士的盔甲全部被剝光,只身著鴛鴦戰襖。

好在崇禎十一年那場仗,王鬥剿匪盔甲眾多,所以這軍士的甲胄,整編後也常例化起來。如無意外,一直到他們退役前,發下的甲胄武器都歸他們擁有,馬匹同樣如此。

舜鄉軍已經定了相關的條例,需要妥善保管,如有遺失,軍士與上官都會受到相應處罰。如有損壞,送至局內,掛下營頭、隊伍、姓名,數日就可以易以新物。

但如果他們戰死與受傷退役,這些盔甲馬匹卻可歸他們家口所有,傳於後世。這很是鼓勵了舜鄉軍的大小將士們。

能擁有自己的馬匹,趙榮晟與別的小兵都非常興奮,他們爭先恐後向騎兵千總的老兵請教怎麽照料馬兒。高史銀的千總部,也從營部拔下相關的獸醫馬倌,教導軍士如何歸顧馬匹。

但雖說有了馬,要學會騎馬,卻不是一時半會間的事,而且顧惜馬力,這只行軍隊伍大多步行。

趙榮晟牽著自己的馬兒,同樣小心翼翼,唯恐它有些什麽損傷。他的長槍插在馬鞍套內,就如後世騎兵放置卡賓槍那樣。腰間還掛了腰刀。

夏天來了,所以他身上穿著新發下的夏裝,同樣是鴛鴦戰襖。窄袖對襟,紅棉布料,顏色鮮艷,非常醒目。放眼隊中的將士,皆是如此,一片的鮮紅。

現在舜鄉軍正規化,軍需供應也作了妥善的安排,每軍士冬夏裝一套,內襯鞋襪配備,破損便可申請更換。

由於出戰,趙榮晟平日頭上戴的紅笠軍帽換成八瓣帽兒鐵尖盔,棉鞋也換成鐵網靴。他的鐵盔上,飄揚著紅纓,但前面的老軍甲長,盔上飄揚的卻是黑纓。再前面,隊官的盔上,飄揚的是藍纓。

盔上紅、黑、藍、綠、紫諸纓,還有腰牌,軍服,披風上不等標志,代表舜鄉軍進入正規化。雖說這可讓敵方對己方的軍隊構成一目了然,但王鬥認為,相關調整,利大於弊。

昨日打敗了鐘顯才部下的上等老兵,趙榮晟已經榮升為上等技藝軍士,剛發下的腰牌上,布了兩圈的紅邊,代表著趙榮晟的榮耀與身份。昨天晚上,趙榮晟興奮了一個晚上沒睡好,此時那股熱流稍稍退去。

他又有些眼熱地看看前方甲長腰間別的腰牌,那塊腰牌上,布了一圈黑邊,還有兩圈紅邊,代表他甲長的軍職,還有同樣上等技藝軍士的身份。尋思自己什麽時候能擁有這樣一塊腰牌。

趙榮晟更瞄了一眼前方隊官身上若隱若現的腰牌……

人心啊,不足蛇吞象,得隴復望蜀,也不要怪趙榮晟貪心不足。

在舜鄉軍這個體系中,再不求名利之人,耳濡目染下,也會變得野心勃勃。軍功,資歷,平日軍士技藝,都是升遷的考量,升到上位,便對下屬擁有決對的權威,相關的待遇享受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