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降而復叛(第2/3頁)

特別東路各地礦主,多用煤鐵交換,這些礦主,大多身家巨萬。

大明由於市場巨大的需求,鐵器銷售一直供不應求,販賣鐵器,是一項獲利非常豐厚的行業,因此出現的民間巨富,不計其數。

明初鐵器專營,由於管理落後,到了洪武後期,民營礦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對鐵礦的管理,大明采取定稅執照,抽取鐵課的方法,朝廷用鐵,都是向民間購買。

不過從明中葉起,各處礦山,已經被豪強侵占完畢,他們多半不交稅,後台還多是各地官員勛貴,藩王太監什麽的,非常難惹。由於他們勢力大,各地能開采的礦山也被他們侵占完畢,害得王鬥當初只能在偏僻的輝耀堡山內采礦煉鐵。

對這些礦主,總有一天,王鬥要從他們頭上收稅。

王鬥的賣馬之事沸沸揚揚,這些馬匹從哪裏來,各人大多心知肚明,兵備府幕僚,還有管糧通判郭士同向馬國璽抱怨,言王鬥不與他們商議,便自顧自賣馬,實是跋扈。

依他們的意思,王鬥所得,應該分他們一份才是,竟自己全部吞了。

馬國璽呵呵一笑,捋須笑道:“王將軍集資屯田,這是好事,也是為百姓著想。”

依馬國璽看來,王鬥賣出馬匹後,大多用在屯田上,未來屯田出了成績,很大部分算在他的頭上,何樂而不為?對王鬥的舉動,朝中各員都是沉默,自己又何必多事?

鎮城的楊國柱聽聞後,也是不可思議地搖搖頭,說道:“王將軍竟舍得將馬匹出售。”

在乾清宮之內,聽聞錦衣衛的回報後,崇禎帝來回踱步良久,嘆道:“王將軍忠義為國之心,實是難得。”

雖然王鬥對保安州控制甚嚴,但王鬥初到東路,該地便如漏風一樣,要得到情報不難。聽聞為了籌措屯田之資,王鬥不惜將麾下馬匹出售,崇禎皇帝頗為意外,也有些感動。

去年那場戰事,已經越來越明朗,楊國柱,虎大威,王鬥等人繳獲豐厚,對他們的收獲,崇禎皇帝默認了。只是與楊國柱,虎大威等人不同,他們將銀兩馬匹藏得緊緊的,王鬥卻願意拿出來為朝廷出力,這份心……

從今年起,保安州那幾十萬畝軍田已經可以收稅。來年東路屯田大興,那幾十萬新軍戶安置下來,又可以收取多少賦稅?崇禎皇帝想想就開心。

當然,為了不給這個練兵,打仗,治政都頗為出眾的將官起異心的機會,崇禎皇帝決定讓當地官員看緊一點。宣府鎮東路兵備道馬國璽的名字,第一次進入他的眼內。

……

王鬥搶來的馬匹不斷賣出,各樣換來的糧食,貨物慢慢堆滿倉庫。與此同時,東路大規模的屯田墾地也在進行,希望能在秋播前建立一些屯堡。

十五日之天,兵備道馬國璽趕往永寧城,與王鬥一起舉行一個新屯堡建設儀式,他與王鬥一起揮舞鋤頭,一口氣鎬個半畝地,雖然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老臉通紅,最後還是堅持下來,讓王鬥對這個老官僚評價更高一層。

張貴的民政司忙著屯田的同時,還收集各樣農書,研究如何提高耕地產量。

又過了五天,王鬥突然想起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應該在月初刊行了,該書六十卷,分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制造和荒政等十二篇。總結與保留了中國古代農業技術精華,此書,極為重要。

所以情報司大使溫達興被王鬥召去說話後,很快的,他便派出一個機靈的夜不收,前往江南之地獲取該書文冊。同時的,他還要帶回《吳中水利全書》,《景嶽全書》等文冊,二者同樣在五月撰成。

《吳中水利全書》為應天巡撫張國維所撰,繪有蘇州、松江、常州、鎮江等府水利總圖,還有各府屬州縣水種圖共五十三幅,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區水利建設的重要資料。

《景嶽全書》更不得了,為張介賓所輯,全書六十四卷,可說是一部綜合性的醫學巨著,集瘟疫、虐疾、咳嗽、霍亂等治療大全,新方、古方數甚多。該書抄來後,便是未來境內發生瘟疫,也有行之有效的治療辦法。

這些時間,王鬥一邊關注匪徒招降之事,一邊關注屯田開墾之事,一邊還要關注道路修整之事,可說非常繁忙。

靠東路境內的土地怕是安置不完那些百姓,王鬥雖然打起塞外滿套兒諸地的主意,不過目前來說,東路各地使用人力的地方還是多的。比如說這個修整境內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好處說不完,雖說大明官方驛站廢弛,但相關的民間郵驛系統卻是蓬勃發展,便如這個民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