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隱患(第2/2頁)

當地米店很快為之一空,甚至布匹鹽茶等都是供不應求,物價一路上漲。看到有利可圖,外地商人紛紛來保安州設店買賣。當然了,此時北地大旱,兵災不斷,流民嘯聚。鄰近州縣能運來的糧食貨物也少。

若遠到太原,甚至更南之地運來糧米貨物,也進一步擡高了物價。況且百姓的嗅覺是靈敏的,感於亂世將臨,便是有些百姓鄉紳有糧,他們也寧願囤積,不願出賣,免得換回一些無用不能吃喝的銀子。

不知不覺,保安州已經有了些明末江南亂象——

明末江南商業過度發達,造成農民大力種植經濟作物,卻不願種植糧食。最後有糧倉之稱的江南連自身糧食自給自足都辦不到,更不要說供應大明北地了。

海外湧入的白銀高達幾億兩,實物少,銀兩多,江南各地物價飛快上漲,百姓苦不堪言,紛紛破產。

保安州當地居民個個米缸充實,這些上漲的物價對他們影響不大。但那些到保安州謀生的外來商賈與百姓卻叫苦不叠,雖飽含希望,卻也感慨在保安州謀生的不易。

“通貨膨脹”,秦軼二人不明白後世這個詞語,但卻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暗流湧動。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非常考驗保安州當權者的目光與能力。

當然,這些問題也是秦軼二人謀生進階的機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