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3/4頁)

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哪個不是降而復叛六、七次?甚至太祖高皇帝的陵寢燒了,崇禎皇帝還是下旨招撫。但若治下出事,他們這些大明高級文官,卻無一不是掉腦袋的下場。皇帝不敢殺帶兵武將,殺起文官來,可是毫不手軟的。

陳新甲想到了後果,冷汗刷的就下來,由不得自己性子,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大明的文臣武將,已經不再是往日那種情形。特別對王鬥這種非常能打仗的將官來說。

楊嗣昌冰冷的雙目掃過陳新甲,放緩口氣:“陳大人,外虜未滅,內寇末靖。王將軍雖是武人性子,卻飽含忠義為國之心。此等良將,需安撫為上,用心籠絡。”

陳新甲低聲稱是。

楊嗣昌嘆道:“有道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王鬥身為宣大將官,我們還是可以拉攏上手的。此事需要用些心思,畢竟,有心之人不止你我一個。”

“便如那薛國觀……”

提起薛國觀,楊嗣昌內心滿是戒備,劉宇亮罷官後,薛國觀一躍而為內閣首輔,深受崇禎皇帝信任,視為溫體仁第二。楊嗣昌接到線報,薛國觀對王鬥非常感興趣,連連示好,他的心思,自己又如何不明白?

確實,他楊嗣昌深受皇帝寵溺,特別因王鬥之功的背景下,皇帝對他的封賞達到最高峰。有道是盛極而衰,特別聖寵這東西,更是非常莫測難明。今天皇帝可以寵幸他楊嗣昌,明日也可以將他一腳踹開,轉而寵幸薛國觀去。

當今皇上登位後,這種例子太多了,自己需要地方邊鎮一個有力人物作為奧援,便是未來自己倒了,還有東山再起的一日。王鬥就是一個很好的拉攏人物。驍勇不說,成長的空間還非常大。

只是對王鬥此人,楊嗣昌也是琢磨不透,在自己與他交易時,他主動要求“歷練”,僅求東路一分守參將位子,以釋君疑。開口索要大量財帛銀兩,以釋君惑。心機之深沉,完全不象一個衛所小軍出身的武人。

不過他要求自己為孫傳庭說話,又為了什麽呢?

良久,楊嗣昌嘆了口氣:“王鬥……”

……

崇禎十二年三月初六日。

崇禎皇帝舉行盛大的朝會,此戰一幹有功人員一一接受皇帝封賞追贈。

文官以楊嗣昌為首功,授特進光祿大夫,勛左柱國,蔭一子世錦衣千戶。

陳新甲,遷左都禦史兼兵部尚書,蔭一子世錦衣百戶。

洪承疇,以三邊總督轉任薊遼總督。

孫傳庭,以原官致仕,貶為平民,卻不再有牢獄之苦。

盧象升,追贈太子太傅,謚忠烈,賜祭葬,建祠奉祀。誥封其妻王氏一品夫人。

武官以楊國柱為首,授榮祿大夫,左都督,蔭一子世錦衣千戶。

虎大威,授右都督,蔭一子世錦衣百戶。

王鬥,授定國將軍,勛護軍,蔭一子世錦衣百戶。其妻、其母、其父皆有封賞追贈。

宣府參將張巖,贈驃騎將軍,賜祭葬,有司建祠,增世職三級,蔭一子世錦衣百戶。

韓仲,贈明威將軍,賜祭葬,有司建祠,蔭一子世錦衣總旗。

楊通,贈武德將軍,賜祭葬,有司建祠,蔭一子世錦衣小旗。

……

朝堂上,王鬥穿著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官服靜靜聽著封贈,官袍腰牌都與以前大不一樣。在他身後,是一大群換上新樣官服的舜鄉軍官將們,各人臉上,皆帶著無比興奮的神情。

王鬥神情平靜,當聽到盧象升的追贈時,他內心舒了口氣,暗道:“督臣,你終於得到你應得的……”

“……我大明文有楊卿,武有楊國柱,王鬥諸卿,定會……”

皇帝抑揚頓挫的聲音似乎很遙遠,最後在崇禎皇帝說完後,王鬥隨眾臣拜了下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王將軍,再會了。”

初八日,王鬥舜鄉軍隨陳新甲,楊國柱等宣大軍隊回轉保定州,曹變蛟、王廷臣等人一樣要回轉他們的鎮內。沾了王鬥的光,他們都升為右都督,私下還分得大量騾馬銀兩,在正陽門外分別時,曹變蛟與王廷臣皆是依依不舍。

“後會有期。”

王鬥鄭重地與他們施禮而別,他知道或許不久的將來,自己還會與他們見面。

“將軍保重。”

許月娥也領著她的馬賊兵離去,對這個女子,崇禎皇帝頗為好奇,許月娥在巨鹿與涿州立功不少,她雖是匪賊出身,不過有功於國,又願招安。兵部封賞決議後,授任她為贊皇縣守備。

王鬥靜靜看著她離去,她火紅的披風不斷飛舞,只余那回眸一瞥深深留在王鬥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