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3/3頁)

投降清國後,他知道手中這只軍隊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所以操持軍隊頗為刻苦。

不過以大明武將來說,再刻苦,也是相對而言。他一番鼓動,領著這只八旗漢軍同樣列陣而去。他的陣列行進卻不能與舜鄉軍相比,每行軍數步便要停下整頓一會。

如此他軍陣行了半裏,舜鄉軍戰陣已經逼近不到一裏,此時戰場頗為奇怪,兩只步軍相逼前行,彼此的騎兵卻是一動不動。便象是純碎前來觀戰一樣。

行到這個距離,孔有德已經下令結陣防守,停止進前。

在他的觀念中,鳥銃似乎是用來防守,對攻對戰,他還不知道該怎麽打。雖說對面舜鄉軍戰陣布局看在眼裏,但依樣畫葫蘆也不是簡單的事,匆忙照辦,只會讓己方原本熟悉的軍陣亂成一鍋粥,指揮體系崩潰。

結果如何,只有打過才知道。

孔有德擺下的陣勢,便是大明傳統的三疊陣。有前軍正兵,有左、右兩翼,又有中軍與預備隊,每翼還有前隊、中隊不等縱隊。

此陣作戰,當前行與敵軍相距數百步,前隊與中隊不動,後隊迅速趕上,排在前隊之前,準備迎戰。當敵軍來到五十步至一百步之間時,便以急促的鼓聲為號,最前面的將士們踴躍出擊。

在戰鬥過程中,前、中、後三隊的位置不斷循環,廝殺與休整交替進行。鳴金收兵的時候,前隊迅速撤到後隊的後面。而中、後二隊不動,準備應付追兵。

能列出這樣的陣列,其實以大明武將中來說,孔有德算有才了。很多大明將官,連基本的戰陣旗號都不懂,作戰時領著家丁一擁而上,敗了又亂哄哄的一瀉千裏,根本談不上任何陣形。

所以孔有德擺下陣式後,他的三千鳥銃兵被分為了好幾塊,兩翼各五百鳥銃兵。前軍一千鳥銃兵,中軍還有一千鳥銃兵作為預備隊。前軍一千鳥銃兵中,還分了前、中、後三隊。

前軍後隊共三百多人最先作戰,看著對面舜鄉軍不斷逼來,他們眼中都露出緊張的神情,對方也是火銃,等會沒個遮掩,該如何是好?孔有德站在中軍中也是著急這個問題。

他隨皇太極輕騎入援,沒攜帶什麽輜重工匠,便是想制造盾車都沒辦法。

如果手持盾牌,那鳥銃兵又如何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