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若附可為王、激邀會戰(第2/3頁)

“待看清王鬥的戰陣,我等便撤軍離開平谷。”

豪格松了口氣:“若王鬥追來,那該如何?”

皇太極搖頭:“我軍嚴整,平谷又有十萬明國百姓,他們不敢追來。”

豪格還是不放心:“通州那處,還有明國數萬大軍……”

皇太極斷然道:“彼輩不足為慮。”

他沉思:“雖說擄獲被王鬥搶奪甚眾。然此次入關,我大軍在天津還有擄獲明國百姓二十五萬,又有大量財帛牛馬。我大清之事,仍有可為。”

豪格興奮起來,又想起一事:“就怕明日明軍來攻,十四叔他們推拖不戰。”

皇太極猛地站起來:“朕還是大清的皇帝,多爾袞他們敢抗拒朕的命令嗎?”

他這發威,豪格嚇得魂不附體,匍匐在地:“皇上熄怒,皇上熄怒……”

皇太極瞥了豪格一眼,讓他起來,他在帳內緩緩踱步,臉色陰沉:“你這個叔叔,一向桀驁不馴,心機難測。他屢次在朕面前陽奉陰違,現在膽子越來越大,竟敢跟朕隱匿嶽托的死訊,還幾次三番慫恿朕領軍攻打王鬥。哼,他以為朕看不出他的心思嗎?”

皇太極陷入沉思,他沒有高皇帝時的威望,初登王位,處境便十分尷尬。明為大汗,實不過一旗之貝勒,輩分、實力、威望皆大大不足。代善倚老賣老,阿敏桀驁不馴,莽古爾泰驕橫日甚。

經自己一系列對策,又整死莽古爾泰等人後,自己的大位才穩定下來,更登位為帝,又經幾次入關擄獲,聲望如日中天。不過阿敏與莽古爾泰等人去了,又來了多爾袞……

皇太極看了豪格一眼,自己這個兒子,打仗可以,但論起謀略手段,與多爾袞等人相差甚遠,甚至關鍵時候優柔寡斷。自己在位時還可壓制多爾袞等人,但現在自己身體每況愈下……

內有悍臣,外有王鬥等明國隱患,看來自己要早做決斷。

他說道:“饒余貝勒曾議請擴編八旗漢軍,朕深思之,決意贊同他的奏請!”

……

崇禎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上午,巳時。

天氣已經慢慢轉暖,春暖花開,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快要來到。本來這天喊殺喊砍是大煞風景的事,不過事與願違,偏偏就在今天,明、清雙方數萬人馬聚中樂水河南岸辛店一帶,準備在這裏展開血腥而激烈的搏鬥纏戰。

昨日清國使者來到,王鬥便出言邀激,雙方集中在辛店一帶決戰。使者回去稟報後,清國群臣都認為可能有詐,辛店東面多山地,或許王鬥等人在那裏埋伏諸多兵馬說不定。

皇太極力排眾議,如果不戰,遲則生變,他在平谷拖延不起。為了防止中計,他派出大量哨騎偵測盤山一地,確定那邊王鬥等人沒有埋有伏兵。

一大早起,明、清雙方大部人馬便滾滾出了自己營地,匯集整隊。此方雙方可說傾巢出動,只留守少量人馬看守營地。皇太極方面,出戰了二萬大軍。

明軍方面,除了曹變蛟鎮內一遊擊留守營地外,余者全部出動,特別王鬥的舜鄉軍,連一千二百個輜兵也全部持火銃出戰。計督標營在內,出戰了四千五百人馬,兩千四百個火銃兵。

王鬥等人有地利因素,所以先行一步到達戰場。他們的中軍指揮部,就設在盤山腳下一塊山崗丘陵之上。余下的一萬多名戰士,則浩浩蕩蕩地列陣山崗下的曠野中間。

老規矩,王鬥的步軍位於前軍位置,王廷臣的三千騎兵位於大軍右翼,曹變蛟本部二千騎兵與遊擊楊少凡的一千余騎兵位於左翼。余下的一千騎兵由曹變蛟親帶,與王鬥位於中軍策應。

密集的戰馬,火紅的盔甲與旗號似乎望不到邊,中軍部旗手揚起旗幟,山崗下前方左右一片將旗呼應。

看著我軍威勢,曹變蛟心中豪情滿懷,他哈哈對王鬥笑道:“今日我宣大軍,關寧軍並肩作戰,定要給奴酋洪太一個難忘的教訓。”

王鬥同樣微笑,看著山崗下密密層層肅然列陣的己方與友軍戰士,心神忽然有些恍惚。當年自己初到大明,為生存苦苦掙紮時,想不到會有如此威武的一天吧?

麾下近萬強軍,唯他馬首是瞻,數十萬百姓崇拜跪伏。明清雙方因他的名字肅然震怖,就連皇太極到了自己面前,也得慎重以待。奮鬥到這個地步,王鬥值得驕傲,他豪情充溢胸腹,幾欲有破體而出之感。

很快他收攏心神,定目看去,低沉的號角聲中,遠處的清兵大陣已經在緩緩推進。

此時陽光猛烈,吹散一切迷霧,四野清晰,山河盡在眼前。

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軍大陣中一杆高高的黃龍大傘,緊接著是無數面旗幟,隱隱現出密密的槍林。層層疊疊如蝗蟲般密集的清軍騎兵隨旗行而,他們盔甲顏色各異,盔上飄揚紅纓如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