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決定離去(第2/3頁)

“我軍傷亡極大,相關善後事宜,各將需妥善處置,今晚便連夜整編軍隊,各部有軍士缺額的,都整遍為完整的總隊。日後回到舜鄉堡,再重新編制,補足兵額。”

他環顧眾人,沉聲道:“諸君,此為我舜鄉軍生死存亡關頭,諸君都需努力,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鐵甲一片鏘鏘作響,帳中所有人都是站起身來,高聲叫道:“追隨將軍,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王鬥又恢復了神采,在場各將也有了主心骨,人說哀兵必勝,雖說此戰舜鄉軍傷亡極大,盧督臣也戰死,但反激起眾人同仇敵愾的決心。

……

王鬥當夜來到楊國柱的中軍大帳內,在這裏,他將與虎大威,楊國柱等人商議宣大軍隊今後的命運。盧象升戰死,沒有了主心骨,各人心下仿徨。

不過宣府鎮,山西鎮,還有督標營幾個部分人馬中。以宣府鎮的人馬最多,而楊國柱又是宣府鎮總兵,所以眾人中隱隱以他為首,就連虎大威,也是一樣來到楊國柱大帳內議事。

而在各個將官中,王鬥也是極為重要的人物,他軍職雖低,但麾下驍勇能戰,以戰力來說,他的軍部,隱隱又是全軍的主心骨。

各營重要的將官都到了,王鬥拉上溫方亮,還有新任千總鐘顯才。楊國柱方面,他的中軍親將郭英賢,還有部下兩個千總到達。虎大威也帶了兩個千總到來,督標營只余千總楊國棟一人。還有宣府參將張巖部下,也有兩個千總來臨。

帳中氣氛陰沉,不說各營巨大的傷亡數字,就是盧象升戰死,主將陣亡余者皆有罪。就算王鬥,楊國柱等人突出重圍,日後也不知道會面對朝廷什麽樣的處罰。

往日各人有兵在手就無事,可嘆眼下各部傷亡慘重,便是立下再大的功勞,宣大軍在朝廷諸公眼中,恐怕已經無用。這就是明末武將的悲哀,打了再多的敗仗,只要有兵在手,就是有功無過,朝廷要大力籠絡。沒兵了,打了再多勝仗也沒用。

各營傷亡數目已經統計出來,督標營原本八百人中,傷亡五百余人,楊國柱的宣府鎮正兵營,共傷亡一千四百多人。虎大威的山西鎮正兵營,共傷亡一千三百多人。兩個總兵各人營中三千人,傷亡近半,特別家丁死傷眾多,算是廢了。

更慘的是宣府參將張巖部下,他營中兩千人,傷亡六百余人,主將更是戰死。王鬥看到帳中,張巖部下兩個千總極力向楊國柱靠近,楊國柱也有意吞並這部人馬,對二人大加籠絡。

如果吞並張巖的人馬,那楊國柱的實力,便又補足。而在各人眼中,許月娥來援的兵馬算是王鬥部下,雖說那些人是馬賊,總歸是人馬不是?所以算起來慘烈的搏戰後,楊國柱與王鬥的兵馬無損,說話聲音最大,只有虎大威頗慘,人馬無處補充去。

盧象升戰死後,督標營主官只余千總楊國棟一人,他已經表明,戰後也不想再回到陳新甲的督標營去。他營中雖只余三百余人,然個個都是可作為精銳家丁的好漢,所以楊國柱與虎大威都對他極力拉攏。

楊國棟還沒想清楚加入哪方陣營,他打算等盧督臣的後事辦理了再說。

此時眾人便是商議宣大軍去與留的重要問題。

楊國柱與虎大威有意突出重圍,離開巨鹿,帳中各人也是紛紛贊同:“原等我宣大軍隊守留蒿水河邊,是為了裏應外合,一舉擊潰奴賊大部。然堅守數日,舉國無援,連遠在數十裏外的高起潛也不來救援。”

“如今督臣戰死殉國,我等傷亡慘重,留在這裏還有什麽意義?”

“不錯,我等仁至義盡,這仗,不能只靠我宣大部一只來打。”

眾人七嘴八舌,都是要走,不過又擔憂突圍時會不會遭到清兵的追擊,導致全軍覆沒。

楊國柱對王鬥道:“王將軍,依你之見,該當如何是好?”

帳中各人都非常重視王鬥的意見,聽楊國柱這一問,都是靜了下來。

王鬥也決定走,留在這裏沒意思,他道:“楊軍門,虎軍門,諸位將軍。自巨鹿之戰後,我宣大全軍傷亡五千六百余人,依末將猜測,圍在我們周邊的奴賊應該也在傷亡萬人之上,其中披甲奴兵不會少於五千。奴賊色厲內茬,不脫賊寇本性,如此大的傷亡,料想他們內部紛鬥,已是膽寒。特別奴酋多爾袞兩白旗,傷亡應該更大,無力再驅各奴旗作戰,此時突圍,正是良機。”

他說道:“我軍還余足夠糧草,軍中又有戰車數百輛,火炮眾多,只要以謹慎之態,野地結為堅固車營前行,料想奴賊不敢追擊。”

他道:“明日我軍休整一日,若奴賊不敢攻寨,便是他們勢盡無力,我等可從容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