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2/3頁)

他遺憾:“可惜恭順王沒有入關,否則他軍中火銃火炮眾多,當可與王鬥部對陣。”

多鐸道:“確實,王鬥部火銃極為犀利,他們的火銃,射程遠,威力大。特別戰陣森嚴,他們火銃手可嚴陣待我勇士進入射程後再作戰,我大清的強弓勁箭,根本沒有發揮的余地!”

“除了火銃手,他們的長槍手、刀盾手也極為悍勇,我旗中重甲勇士結陣而戰,根本攻不破他們的戰陣!”

八旗蒙古正白旗旗主伊拜不服氣地道:“如此說來,那明將王鬥便無懈可擊了?我大清兵騎射無雙,就發揮不出我們的優勢?”

“比如騷擾,截斷糧道,如此不行嗎?”

饒余貝勒阿巴泰道:“盧象升等人頗為持重,軍中糧草,都攜帶身旁,糧道根本無從斷起。就算他們軍中只能攜帶一個月的糧草,可嘆我大清兵現在兵分數路,反被他們各個擊破,我等掠獲所得,源源不斷作為他們軍中糧草供應。”

“定州之戰便是如此,我鑲白旗大軍,辛辛苦苦,從定州等地掠獲了大批糧草輜重,最後反成他們的繳獲戰利品。至於騷擾,盧象升軍中萬人,大部分為騎卒,糧草攜帶身旁,又從何騷擾起?我八旗騎士,根本發揮不出所長。”

眾人都是一片沉默,良久,多爾袞若有所思道:“看來與王鬥部作戰,只能盡量避開其正面鋒芒,攻掠其友軍兩翼。最後防效太祖高皇帝渾河之戰,多用戰車火炮,以十倍兵力源源不絕攻打,如此方有勝算。”

他決心己下,環視各人道:“王鬥此人必除,宜早不宜晚,本大將軍決意,南下大軍盡數會合,選一適當時機,地勢。以數萬精兵,雷霆之勢,將盧象升,王鬥諸部一鼓而滅,諸位王爺有何高見?”

他雙目炯炯,只是掃視各人。

杜度,阿巴泰,多鐸等人都是站起身來,慷慨激昂,贊同奉命大將軍的看法。反正以後攻打王鬥,主力不可能是他們,何樂而不為?八旗蒙古各旗主作為新附軍炮灰,這等戰略戰術大事,自然沒有他們插口的余地。

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有些猶豫,不過見多爾袞目光掃來,他還是起身贊同。

或許是因為父兄的悲劇命運,所以濟爾哈朗平日處事極為小心,更似乎給人一種軟弱聽話的感覺。面對咄咄逼人,權力欲越來越強的多爾袞,他總是選擇服從。

皇太極早搶得了八旗滿洲的兩黃旗,還讓自己兒子豪格擔任正藍旗旗主之位,此時父子二人正領兵在山海關外牽致,並未入關。看入關的幾個旗主都贊同自己的意見,多爾袞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最後問揚武大將軍嶽托道:“揚武大將軍意下如何?”

見多爾袞如此獨斷專行,事情都決定了再聽自己的意見,嶽托有些不悅。

此時嶽托身為揚武大將軍,掌管入寇的清兵右翼兵馬。不過數年前,因為在皇太極面前的驕慢無禮,嶽托被奪去了貝勒之位,降為貝子,還罰銀五千兩。雖年前皇太極又恢復了他的貝勒之位,不過嶽托還是穩重了許多,頗有喜怒不形於色的味道。

面對咄咄逼人的多爾袞,他也不願正面交鋒,惡化二者的關系。加上他嶽托身為貝勒,爵位低了多爾袞二等,此次入寇的清兵人馬,事實上以多爾袞為尊。

嶽托心中不悅,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緩緩道:“奉命大將軍所言極有道理,王鬥此人可謂為我大清國心腹之患,除去此人,宜早不宜晚,本大將軍也是贊同!”

……

崇禎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真定府,宣大營地內。

近午,整個營地又是騷動起來,在各營哨探的傳聞下,無數的軍士高聲叫道:“運糧的兄弟回來了。”

盧象升,楊國柱,虎大威,王鬥等人也是驚動,從營外看去,果然蕭條的曠野中,密密麻麻的車輛騾馬,頂著寒風,正往營地這邊而來。盧象升撫掌大喜:“太好了,有了這些糧草,軍中將士,便沒有饑寒之憂了。”

從行唐縣到真定府不過八、九十裏,各人估計運糧大軍兩日內就可回來,沒想到花了三日時間。可能途中有所波折,不過總算順利。眾人迎出營外,很快的,滿滿載運糧草的車輛騾馬便絡繹前來。

看隨行載運的糧草,王鬥說的四千石根本沒有問題,盧象升滿面笑容,只是以寵溺的目光看著王鬥。虎大威,楊國柱等人滿臉喜悅,看向王鬥的眼中都滿是贊賞感激。

從王鬥領軍到昌平後,眾人承王鬥的情真是太多了。

終於,滾滾的輜重車輛到了營外,整個營地一片歡騰。所有人的都是眉歡眼笑,看那些頭臉包得嚴嚴實實的輜兵們將裝滿糧食的車輛浩浩蕩蕩趕入營內,有了這些糧草,至少這一個月中,軍中便不愁吃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