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2/3頁)

他滔滔不絕,王鬥聽得目瞪口呆,這是養牛還是侍候祖宗?他皺了皺眉:“有這麽麻煩嗎?”

賴滿成笑道:“所以小的說大人是要善養還是濫養,如要耕牛壯實,便需如此。鄉夫愚婦無知,他們喂養的耕牛瘦弱不堪,便是喂養不當之故。有些百姓雖然明白道理,卻是有心無力,養牛所需資財頗多,普通人家,根本供養不起。”

王鬥沉吟起來,依賴滿成說的話,自己如將耕牛分給軍戶百姓,他們恐怕有照料不周之嫌,也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賴滿成道:“不但如此,大人一千數百頭耕牛在手,等於是一個大寶藏啊。”

“大人試想,一千數百頭耕牛有近半為母牛,它們誕下小牛,大人一年至少增加牛數五百頭。那耕牛一年大半時日不需耕種,每年可配種一次,那小牛長為壯牛不過五年,數年下來,大人恐有數千頭耕牛存欄,到時小的還要詢問大人,可有耕牛出賣了。”

說到這裏,賴滿成嘻嘻笑起來。

被賴滿成這樣一提醒,王鬥記得舜鄉堡耕牛這兩年似乎有誕下一些小牛,不過自己事務繁忙,竟忘了母牛會繁殖小牛這個道理,手下將官多為武人,除了打就是殺,誰會去管母牛會不會生小牛?他看了賴滿成一眼,這人不錯,不會為了多賺錢慫恿自己買牛,他對賴滿成的評價更高了一層。

同時王鬥更想起舜鄉堡的豬羊騾馬,那豬羊每年可繁殖兩次,豬每次可以繁殖近十頭,羊每次可以繁殖六只,自己原有豬羊一千多頭,大豬大羊是吃了不少,不過似乎這兩年也繁殖了不少的小豬小羊,等它們成長起來,也是個可觀的數目。還有騾馬,自己在舜鄉堡有五百多匹,馬的生長期同樣為五年,五年之後,自己的騾馬也會增加不少。

想到這裏,他已經起了開設畜場,集體喂養牛羊馬匹的念頭,保安州這個地方林業資源優越,往西南過去,多高山草甸。此時保安州當地人稱五福山、西靈山、東靈山等地方,便多優良草場,自己大可在那些地方設立畜場牧場。

王鬥看了賴滿成一眼,道:“賴兄弟對畜牧這麽在行,不若你過來為我管理畜牧牛場吧。”

賴滿成雙手亂搖道:“別,別。”

他苦笑道:“大人,小的平日販賣牛馬,所以說起這道理可以頭頭是道,若讓小的親自飼弄,不如殺了小的。”

他想了半天,道:“我手下倒有幾個夥計不錯,可以過來為大人做牛倌馬倌。”

很快的,王鬥招來州城管屯官張貴,舜鄉堡防守官林道符,與他們商議在保安州西南設立諸多畜場牧場之事……

……

崇禎十年四月中,清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攻鐵山皮島,副將金日觀統將及士卒與清兵激戰七晝夜,最後皮島陷落,金日觀等人盡數戰死。閏四月,大旱,久祈不雨,崇禎帝下責臣罪己詔。五月初,清封降將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忠順王,這便是三順王。

五月初六日,有鑒於大明各地的旱災越來越嚴重,保安州也受到很大的波及,王鬥擔憂災後會有瘟疫的到來,特別是鼠疫,更是非常恐怖的東西。從萬歷年起,大明各地便接連爆發鼠疫,特別是崇禎年間,山西爆發了多輪的鼠疫,很多地方死得空無一人。

那鼠疫發病迅速,有朝發夕死之說。特別是崇禎十六年的京師大疫,北京城十室九空,幾十萬人的京營也為之一空。王鬥敢肯定,如果保安州爆發鼠疫,一夜之間,州城有成為一座空城的可能。

鼠疫的爆發,與環境衛生有很大關系,以大明京師為例。明初明中時,大明政財相對寬裕,對京城內溝渠衛生的管理較為得當,人稱京師街巷最潔最闊,不過從萬歷後期起,京師溝渠盡被阻塞,卻是無錢淘浚治理,運道也無財修補,到了崇禎年間,北京城的街道環境更是糟糕,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街道旁的溝渠,盡成藏汙納垢之地,穢氣觸人。

除了塵土泥濘,街上糞溲遍地,京師曾規定車牛不許入城,到了大明後期,這一規定成為空談。官府管理的缺失,反應在市容上,大明後期的京師,可說是垃圾遍地,每到夏日便蠅蚋不絕,虐痢瘟疫橫生,所以導致崇禎十六年鼠疫蔓延全城,闔門死絕,卻無棺殮者,九門日出達到萬棺。

環境衛生臟亂,是瘟疫爆發的重要根源,所以在五月初六日,宋應星著成《開工開物》這天,王鬥聯合了知州李振珽,發動全城的軍民打掃衛生,特別是要殺光所有的老鼠。又強制收容街上所有流民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