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掌嘴(第2/3頁)

保安州現今大力挖掘灌井,舜鄉堡開設各種的伐木場,鐵廠,石料廠,煤廠,礦山,又有各樣新設的磚窯,石灰窯等,需要的人手不少,這些流民只要有一口飯吃,讓他們幹什麽活都願意。他們中的青壯男子被招募後,流民演變成暴民的機會立時被消滅在萌芽狀態。他們中的老弱及婦女,幹得動活的,王鬥將她們招募到被服廠,火藥廠等地。

實在不能幹活的,便在粥廠用稀粥救濟,所以流民雖多,卻是井井有條。如崇禎九年初保安州饑民到處病死餓死的情況已是不見。

王鬥與知州李振珽等人來到州城外的流民窩棚處,破舊的窩棚,好大的一片,不過窩棚內外還算潔凈,所有的垃圾都及時清理,裏面居住的流民們氣色也不會那麽差,這都是因為及時救濟的原因,讓這些流民們可以有效地活下去。經過各個廠礦工地分流,這個流民窩棚人數已是不多,只余數百老弱病殘住在這裏。

不過時近中午,流民窩棚內人流多了起來,在州城附近出去幹活的人紛紛回來,給窩棚區的一些家人帶回了幾個饅頭餅子。看到王鬥等人過來,他們都是安靜下來,看眾人身上的官服,還有他們身後那些人高馬大的護衛,定是州城內什麽大官,百姓對官員的畏懼總是深入骨髓的,見這些官將過來,哪有人敢吭一聲?

王鬥見身前幾個流民正畏畏縮縮地看著他,他含笑地問其中一個老者:“老丈,你們是何方人氏,在這裏,可住得習慣?”

那老者撲通一聲跪下來,用濃厚的蔚州口音道:“小的是蔚州柏樹堡人氏,因家內遭災,聽聞保安州的操守大人仁義,便逃荒到這裏,希望能討個口食過活。”

他繼續道:“這裏的諸位大人果然仁德恩厚,設立粥廠救濟不說,還招募小的們幹活養家,老漢盤算等這州城灌井盡數挖掘後,便到舜鄉堡去,找家廠礦幹活度日,等過數年有了錢糧,希望也能開墾一些荒地,在保安州安家度日。”

說到這裏,他裂開嘴笑起來,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他身後的各流民也是紛紛道:“是啊是啊,該地官府仁厚,小人等從未見過。保安州治下清明,未見匪患,實是安樂之所,我等都希望將來留在州內,成為編民戶口。”

聽著流民們的訴說,王鬥微笑點頭,那老者看了看王鬥,又看了看李振珽,試探道:“敢問兩位大人是?”

王鬥身後的管屯官張貴大聲道:“這便是我們保安州的操守王大人,我們保安州的知州李大人。”

眾流民都是驚呼,連聲道:“青天大老爺。”

他們紛紛過來叩頭感謝,其中很多雙驚異的目光看向王鬥,他們中很多人都聽聞王鬥的名聲,沒想到這聞名在外的保安州操守官如此年輕。

看著眾流民感激涕零的樣子,知州李振珽也頗為自得,他咳嗽一聲,道:“爾等不必多禮,本官與操守王大人身為朝廷命官,百姓父母,百姓有難,豈有不加以救濟安頓的道理?不等爾等到了州境,念著官府之恩,今後也需安分守己,好好度日才是。”

老者等人都是連聲稱是。

這時忽然聽到流民的聲音:“諸位太太又出來施粥了。”

立時窩棚內的流民轟動起來,紛紛往那邊而去。王鬥看過去,卻見以謝秀娘還有知州府的少夫人為首,大批的官太太們,在家人的簇擁下,挑著米擔,正往流民窩棚這邊而來。

三月初的時候,隨著流民增多,謝秀娘決意出來撫恤饑民,為流民們施粥,她的打算,得到了州城管屯官張貴夫人第一個響應,接著便是千總田昌國家的夫人立時響應,跟著韓朝夫人鄭娘子,韓仲夫人李小娘子,溫方亮家內的各位妻妾紛紛響應。還有操守府邸一幹吏員夫人也是不甘落後。連遠在舜鄉堡的林道符,高史銀,孫三傑等家的諸位夫人,也是急忙從舜鄉堡趕來。

此時她們都是擠在謝秀娘的身後,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亦步亦趨而來。為了爭搶謝秀娘身後的排名,各位太太其實也是經過一番明爭暗鬥,最後結果便是田昌國夫人與張貴夫人勝利地在二、三位。

對謝秀娘的做法,王鬥當然非常贊同,同時他感慨謝秀娘成熟了不少,懂得為丈夫分憂解難了。謝秀娘的做法,為王鬥在流民中贏得很好的名聲,同時在州城內,對謝秀娘的對法,各人也是交口稱譽。最後知州府坐不住了,三月中,州內文官文吏家的夫人們以少夫人為首,也是同樣挑米出來施粥,撫恤饑民。

對流民們來說,平日粥廠的救濟只能保證他們活下去,各位官太太出來施粥,盡是那種“插上筷子不倒,解開布包不散”的濃粥,自然非常受他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