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隨軍(第2/3頁)

聽王鬥這樣安排,溫方亮與高史銀都是興高采烈,韓仲叫道:“大人。”

王鬥一擺手:“就這樣決定了。”

他對鎮撫官遲大成道:“遲大人隨軍出發,登記將士們的功次繳獲。”

遲大成嚴肅地拱手領命。

王鬥對溫方亮與高史銀道:“你二人準備一下,招集將士好好操練,等出境哨探的夜不收回來,你們立時出發。”

二人都是高聲領命。

……

第二日,韓仲有些不好意思地來尋王鬥,說是向操守大人推薦一個人才,王鬥哦了一聲,他哥韓朝向自己推薦了小旗官高尋,很不錯的樣子。現在韓仲又來向自己推薦人才,他起了好奇之心,問了幾句,原來竟是韓仲的泰山嶽父大人李光衡。

看韓仲尷尬的樣子,王鬥安慰他道:“舉賢不避親,只要你嶽父確有才能,本官定會重用。”

王鬥問了幾句,原來這李光衡確象有本事的樣子,善騎射,還精通大槍、火銃,又粗通文書,頗有韜略,他的才華,讓韓仲這個女婿也是自嘆弗如,如果不是自己機運好,跟上王鬥的話,韓仲自認自己成就遠遠趕不上他的嶽父大人。

這李光衡現為千總田昌國的部下,當時鬧餉大案中,由於田昌國嚴控手下鬧事,故而田昌國這幾百人逃過一劫,李光衡自在其中。韓仲很為嶽父抱不平,田昌國部下兵丁多不能用,唯有自己嶽父隊中軍卒頗健,往日州城一有戰事,田昌國都是調自己嶽父出戰,立功不少,可惜卻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李光衡的性格較直爽,說話不懂拐彎抹角,很不得上峰田昌國的歡心,上官不賞識,想升遷那是妄想,幸好自己女婿韓仲是個伯樂,發現了嶽父這匹千裏馬。

韓仲還透露一個消息,嶽父雖身為保安州的世襲百戶,然祖上如操守大人一樣,也曾在戚家軍的麾下南征北戰。聽到這裏,王鬥更感興趣,急招李光衡前來一見,果然這個面目粗獷,身材魁梧的中年將官很不簡單。

不過他的性子確如韓仲說的那樣,這樣的人,或許只有王鬥才能忍受,換了任何一個上官,都不會喜歡這樣的屬下,雖然他們很樂於讓這樣的人去做炮灰。一看到李光衡,王鬥就想起後世那些幾十年都移不動位子的老幹事,老xx,老xx等。不過這樣的人才,卻是王鬥需要的,當即他向千總田昌國要人。

王鬥向田昌國要人,他哪敢不同意?不過田昌國被王鬥招來,聽了王鬥要的人後,他臉上的表情很奇怪,心想:“看不出啊,老李這麽死板的人,什麽時候抱上操守大人的大腿了?此人不聲不響的,城府太深了!”

忽然他恍然大悟:“他的女婿不就是那韓仲嗎?原來如此!”

一時間他頗為後悔:“為什麽自己生的都是兒子,就沒有生下一個女兒呢?”

……

崇禎十年二月底,隨著王鬥的一紙調令,時保安州城千總田昌國麾下,任職管隊官的世襲百戶官李光衡調往舜鄉堡,在高史銀的部下擔任管隊官之職,這樣高史銀部下就有兩個管隊官,一個楊通,一個李光衡。與李光衡一同調往的,還有原把總池登善部下,時任甲長的保安州小旗官高尋。

對王鬥的安排,二人都表示滿意,雖說在外人看來,從繁華的州城調任到偏遠的舜鄉堡去,很多人認為不值得,不過在二人看來,那舜鄉堡是操守大人發家之地,那高史銀同樣是操守大人的心腹之一,在高史銀麾下任事,戰事多,升遷機會多,可以靠自己的本事,盡展胸口所學。

李光衡前往舜鄉堡上任時,帶著十個家丁,他原來一隊兵的兵額是五十人,不過也有六、七個的空餉,在州城這個地方,已經算是非常潔身自好了,不過現在王鬥軍中,一隊兵的兵力是七十四人,連家丁在內,李光衡只有五十四個兵,這樣他還差了二十個兵。好在高尋領了一甲的兵力補充到他的隊上去,不過還差了十個兵,只得以後慢慢補充了。

二人風塵仆仆,一到舜鄉堡,就被堡內外嶄新的氣氛所吸引。

……

高史銀將要領兵出戰剿匪的消息在舜鄉堡傳開,堡內軍戶個個羨慕,那些將要出戰的軍士洋洋得意,眉飛色舞。舜鄉堡這個地方,可說家家戶戶都有男丁入伍參軍,各家的收入,除了操守大人分下的田地外,就是靠自家男人的殺敵繳獲分賞,平日裏誰家男人立的軍功厚,分到的繳獲多,他家內的女人孩子說話的聲音在鄉鄰中都大了幾分。

幾年下來,王鬥的軍功繳獲賞賜制在舜鄉堡已是深入人心,眼下大明這種天災世道,就算家內分有田地,也只能勉強讓家小過上溫飽的日子,要想妻兒喝酒吃肉,還要靠自家男人殺敵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