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賜表字、升職(第2/3頁)

最後盧象升宣慰舜鄉堡的軍民百姓後離去,他帶來的幾百兩銀子,也盡數留在舜鄉堡內。

看得出來,盧象升離去時心情還是很好的。臨行時,東路參將張國威,東路遊擊毛鑌都招來王鬥說了幾句話,他們神情親切,不過都向王鬥討要了一根新式鳥銃而去,王鬥又哪能拒絕呢?守備李貽安大人也顫巍巍地誇了王鬥幾句,又急急拍馬跟上。

送走盧象升一行人後,王鬥才發現自己全身出了一身的冷汗,不可此次收獲還是很大的。

……

盧象升走後,傳聞王鬥得到盧督臣賞識的消息也是傳得沸沸揚揚,上門賀喜結交的人更多了。

九月底,懷隆兵備道紀世維按舜鄉堡遞上的兵冊,撥下了一部分的裝備糧餉,王鬥報上的兵額是八百人,其中官兵三百人,軍壯五百人,由於盧象升的吩咐,那五百的軍壯也得到官兵的待遇。

傳聞盧督臣很賞識王鬥,念著這個關系,糧餉裝備層層分撥下來,竟沒有克扣多少,落到王鬥手上的高達七成之多。這些裝備物資中,有一部分就是盔甲軍服,舜鄉堡沒有騎兵,依大明的裝備情況,騎兵全部有甲,步兵則是將領與軍官披甲,普通的士兵只是身著鴛鴦戰襖。

這批鴛鴦戰襖有七百多套,是屬於營兵的普通戰服,比各堡守備官兵的軍服又好上一些。

王鬥也隨同堡內眾軍官興致勃勃地觀看過,這批鴛鴦戰襖外表仍是鮮紅,窄袖,對襟樣式,長度約從肩膀直到膝蓋處,襖身為紅棉布制成,衣服內有白襯,又有細小鐵絲絞編的細方孔網,其余用棉花充實。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或鐵網褲,配上鐵網靴。不過衣袖上並沒有鐵網充實。

至於小軍官的鴛鴦戰襖,他們衣內的鐵網則為雙層,襖下有青布戰裙垂至小腿中,襖外又有無袖式的單層鐵葉甲,一直到腰,甲的前後都有護心鏡。同樣穿著鐵網靴,頭上戴的也是紅笠軍帽。

只有隊官之類的人物,才有一副銅鐵的盔甲。

說起來,大明的軍服還是很漂亮的,顏色鮮紅養眼,穿起來有種英氣勃勃的感覺,王鬥將這些鴛鴦戰襖分給了韓朝,韓仲,孫三傑三哨兵使用,誰讓當時閱兵的是他們三哨兵呢?

王鬥考慮以後自己錢糧充裕,也要為軍士們制做軍服了,讓他們沒有作戰時穿用,省得他們走出去個個象乞丐,不成體統。

……

崇禎九年底,經過多番的扯皮爭議,兵部關於此次清兵的入寇,各方人員的升賞處罰決定終於下來。

十月初八日,王鬥接到通知,急急趕到保安衛城接受封賞,臨行時王鬥己得到消息,此次他有可能升為保安衛指揮同知,轉任保安州城操守官。對於王鬥的封賞,兵部曾有過爭議,雖說王鬥立有大功,不過他太年輕了,資歷也淺,特別又是剛升任千戶不久,武選司中有人認為還是緩緩,讓王鬥熬些資歷。

不過在擬定宣府鎮一幹有功人員名單時,不說保安衛的守備,就是宣府鎮一幹大佬,如懷隆兵備道紀世維大人,宣府鎮巡撫陳新甲大人,更有新任的宣大總督盧象升都曾為王鬥力請,考慮到地方大員的意見,特別是聽聞聖上無意中又提到王鬥的事情,兵部立時飛快決定,對王鬥大加封賞。

王鬥到時,衛城守備官廳濟濟一堂,不但衛城州城內各大小官員,還有路城的官員,甚至禮部與兵部的官員都有到達,這升任指揮同知的授職典禮就是不一樣,等升到指揮使時,更要親自進京謝恩了。

在眾人感慨羨慕的眼神中,一個兵部的官員向王鬥宣布:“兵部武選司察保安衛左千戶所正千戶王鬥,盡忠盡職,有大功於國,著升實授兩級,授保安衛指揮同知之銜,望該員盡心戮力,不負委任!”

接著他交過來一大把的官服印鑒,腰牌告身等物,含笑道:“王大人,恭喜了。”

眾人都是潮水般的向王鬥賀喜,守備李貽安大人也是看著王鬥呵呵直笑,他吩咐下人將王鬥帶到後院,等他換上官衣後,他就要為新任的指揮同知王鬥大人賀喜設宴了。

王鬥去後院換上官衣,他現在是從三品的指揮同知官銜,各方的待遇已經是遠遠不同,身上穿的官服繡著虎豹的紋飾,腰間配上義字號的汲伏虎盤雲花金銀腰牌,上汲雙雲龍,下汲二伏虎,牌首尾有圓竅,用紅絲絳貫穿,可以掛在腰間。

以前他身為千戶,佩帶的只是禮字號的獬貂豸蟠雲花鍍金銀牌,上汲獨雲龍,下汲獨伏虎。這號字不一樣,傳表的身份档次也是不一樣,大明最高級的腰牌是仁字號,上汲獨龍蟠雲花紋飾,向為公、侯、伯、都督等人佩用,不知道自己以後有沒有機會搞上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