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意外、吃驚(第2/2頁)

依林道符說的,這兩個月來,成績還是理想的,從清兵手中奪來的那五千多百姓心思已經安定下來,舜鄉堡美好的前景吸引了他們。沿著舜鄉堡的西北兩面,一排排的營房已經建好,讓新軍戶在寒冬來臨之前有了理想的安身之所。

眾多人口的努力下,舜鄉堡境內的荒地也開墾了不少,還打了好多口灌井,只是……

林道符說道:“大人,這兩個月來,堡內的糧米銀錢消耗甚大啊。”

追擊清兵後,王鬥有糧米庫存三千多石,牛五百多頭,豬羊一千多頭,騾馬五百多匹,金三百多兩,銀七千多兩,八月時守備李貽安與操守官徐祖成又從衛城、州城調來了一千五百石米糧。

財富看起來不少,不過現在舜鄉堡有人口一萬兩千多人,相當於兩個足額千戶所的人口,這麽多人要吃喝,王鬥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雖說從崇禎七年起,靖邊堡那邊開墾出來的近五千畝新田可以收稅糧了,不過還是杯水車薪,大多數堡內軍民的生活,都要靠王鬥的支持。

外人看王鬥悠閑,其實是不了解當家人的苦惱。

為了盡快自給自足,加上王鬥估計保安州衛內幾年都不會有什麽大的戰事,所以舜鄉堡的五哨軍士,除了一哨,還有堡內夜不收繼續守城操練外,余下的四哨兵都是下田去幹活,以後這五哨兵輪流守城,每兩個月輪到一哨,除了農閑或是有戰事時,五哨兵才會集合在一起。

對於林道符說的問題,王鬥當然知道,他負手在廳內踱步一會,對他說道:“此事林大人不必擔憂,本官自然會想辦法解決,堡內諸事,還要拜托林大人多多操勞。”

林道符道:“大人言重了,這是屬下份內之事,談何操勞。”

這個任勞任怨的老黃牛興高采烈地去了,果然只要有王鬥在,自己努力幹活就好,最煩心的事,用不著他操心。

林道符去後,王鬥又在廳內走了幾圈,最後停下來喝茶沉思。

正在他思考時,又有護衛稟報韓朝來見。

韓朝急匆匆地進來,他一見到王鬥,就說道:“大人,快,快做準備。”

王鬥奇怪地道:“韓兄弟為何這麽急,做什麽準備?”

韓朝道:“操守徐大人派家丁緊急來報,說是新任督臣盧大人已往舜鄉堡而來,讓大人作好迎接的準備。”

“盧大人……盧象升?”

王鬥吃驚地跳了起來。

……

舜鄉堡南門前,以王鬥為首,舜鄉堡一幹官員軍將站滿一地,林道符,鎮撫遲大成,韓朝,韓仲,溫方亮,孫三傑,鐘調陽,令吏馮大昌等人盡數到位,此時守城的是韓朝的右哨部,余者的韓仲,溫方亮,孫三傑,鐘調陽幾人本來都在地裏幹活,聽到新任總督盧象升來臨的消息,個個都是飛快地趕來。

眾人個個呼吸急促,激動得臉色發紅,他們這些人中,很多人只見過操守官,連守備都難得一見。各人盤算,操守上是守備,守備上是遊擊,遊擊上是參將,參將上是副總兵,而副總兵只相當於文官中的兵備道,從兵備道上去,還有巡撫,巡撫上去,才是三鎮總督。眾人都是吸氣,總督,這是多麽大的一個官。

一個總督三鎮的高官,竟會到舜鄉堡來,真是太意外了。

新任總督盧象升來臨的消息實是震撼人心。

王鬥也是心情緊張,不說盧象升是三鎮總督這樣的高官,而且還是歷史中的名人,心情不緊張是假的,不過王鬥想破了頭,也想不出盧象升為什麽會到舜鄉堡來。

在王鬥與林道符身後,令吏馮大昌在仔細整理儀表,三絡長須,衣飾頭發理了又理,想是要給將要來臨的盧象升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王鬥舅舅看馮大昌的樣子,也是趕忙仔細檢查整理自己的儀容,他口中喃喃自語,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林道符完全沒了沉穩中年將官的樣子,他緊張地對王鬥道:“大人,此次我們準備可是充足,可否有不當之處?”

他焦急地道:“時間太緊迫了,接官的涼棚儀節鼓手完全沒有準備,真是太失禮了。”

看眾人緊張的樣子,王鬥不由笑了起來:“諸位大人不必過於憂慮,督臣盧大人前來,大夥平心靜氣迎接便是。”

聽王鬥這樣說,眾人緊張的神經才稍稍松弛。

想到有王鬥頂在前面,眾人也略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