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下、上)(第2/2頁)

守備李貽安見王鬥如此知情識趣,連連點頭,他嘆道:“舜堡軍士有大功於國,我也是知道的,舜堡被毀,都是治下的軍民,我如何不憂心?雖然現在衛城艱難,但老夫還是決定撥出一千石米糧,撫恤舜堡傷亡的將士們。還有一些損失的器械,我也會補充下去。”

他對徐祖成道:“仲宣啊,我知道你困難,不過王大人頗為不易,你這個上官,也撥下五百石米糧吧。”

徐祖成道:“應當的,德公放心,屬下回去後,立時為舜堡撥米撥糧。”

……

徐祖成與王鬥走後,書房內走進一個壯實的身影。

守備李貽安在錦榻上閉目半晌,他睜開雙目道:“我兒,你看那王鬥如何?”

李守勤道:“此人年紀雖輕,卻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李貽安微微搖頭,他從錦榻上起來,李守勤忙上前攙扶,李貽安顫巍巍地在書房內走了幾步,他停下腳步,直直地看著李守勤:“我兒記住了,此人審時度勢,然外恭內傲,桀驁難馴,不可威壓,只可恩義籠絡,你要多多與他交往,不要吝嗇財貨。”

李守勤道:“孩兒記住了,只是孩兒有一事不明,那舜鄉堡額兵不過三百余,他是如何斬獲如此之多的?”

李貽安道:“首級定是真實的。”

他沉吟道:“聽聞那王鬥在舜鄉堡編練軍壯,或許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李守勤點頭,又道:“父親,那溫士彥與王孝威越來越不將您放在眼裏,這難道也是父親將徐祖成扶進衛城的原因?”

李貽安哼了一聲:“溫士彥、王孝威兩個鼠輩……只可惜他們羽翼漸豐,為父也時日不多。”

他道:“徐祖成在衛城根基尚淺,他將來要坐穩這個位子,只能拉攏你,這樣你日子會好過些。州城由王鬥掌控,也比落到溫士彥、王孝威手中要好。”

他道:“只嘆為父大限不久,只能將你安排如此了。”

李守勤淚如泉湧,抱著李貽安的腿哽咽:“父親……”

李貽安撫摸著李貽安的頭,眼中露出慈愛的神情:“我兒不哭。”

他喃喃道:“我對你娘一向愧疚,幾十年了,我終於可以下去陪她了。”

他的眼睛看向東面:“捷報明日該到路城了,兵備紀大人聞報後,不知會有多少歡喜。”

……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因保安州衛大捷,合計斬首奴賊二百八十一級之事,守備李貽安飛馬向永寧參將張國威報捷,張國威又驚又喜,很快的,他又飛馬向懷來兵備紀世維報捷。

捷報從保安州城到衛城,又到永寧城,再到懷來城,雖說從保安衛城直接到懷來城比到永寧城近,不過東路參將轄下保安衛城等六守備,這個報捷程序,卻是不可顛倒,否則後果嚴重。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懷來城。

看著手中從保安衛傳來的捷報,懷隆兵備道紀世維扯著自己三絡長須,吃驚得說不出話來,他又驚又喜,患得患失,非常想這份捷報所言真實,又擔憂是部下謊冒軍功,又或是殺良冒功。

不過內心中,紀世維是非常期盼這份捷報所言真實,斬首二百八十一級,這是一份多大的軍功啊!

按大明防邊功罪,鎮守科道軍將各員,遇有清兵或是蒙古兵入境,轄下人口男婦有被殺擄十名口以上,牲畜三十頭只以上的,都要參究治罪,誰知道此次清兵入寇,自己治下的東路各堡百姓被擄了多少,牲畜被搶了多少頭?

崇禎七年後金入寇,聖上雷霆大怒的情形還歷歷在目,當時掉了多少腦袋,免了多少官位?連三鎮總兵巡撫皆換,當時還是因為保安衛的一份捷報,才免去自己丟官去職,淪為階下囚的下場。

幾日前清兵雖然退走,但紀世維卻是憂慮戰後的參究該如何渡過,沒想到雪中送炭,保安衛這份捷報,真是來得及時啊。

在紀世維的身旁,站著保定府通判奉時雷。東路遊擊將軍毛鑌,懷來守備黃昌義則在二人身旁探頭探腦。

紀世維沉吟良久,對身旁的奉時雷道:“奉大人,你看這份捷報可是屬實?”

看著捷文,奉時雷也是吃驚非常,他道:“兩年前保安衛曾發過一份捷文,言其斬奴級十名顆,當時查核屬實,只是這斬首二百八十一級……”

他搖了搖頭:“不若將永寧參將與保安守備招來詢問。”

紀世維一咬牙:“事關重大,本官要親自前往保安衛查驗。”

……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九日,因宣府鎮懷隆道東路斬首大捷之事,懷來兵備官紀世維飛馬向鎮城巡撫陳新甲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