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防務(第2/2頁)

所以王鬥與各哨將官商議後,還是決定讓火銃兵們多披盔甲,又讓輔兵們多舉盾牌,以防護城外射來的利箭。

眼下的舜鄉堡,連原來堡內的盔甲,加上繳獲自清兵的盔甲,堡內已經擁有盔甲七百八十多副,此外還有盾牌一百五十多面。在城頭作戰的火銃兵們,盡可以每人披上厚實的盔甲,還多半是鐵甲。

經過這幾日的戰鬥,一些舜鄉軍的盔甲略有折損,那些繳獲自清兵的盔甲盾牌上也布有缺口。王鬥已經吩咐李茂森率領舜鄉堡的工匠,還有一些青壯輔兵的幫助,將這些盔甲盡數修復,在盔甲被打爛的洞口處補上一些厚實的鐵葉。經修復後,這些盔甲盡能使用,雖說有些樣子不好看,不過有盔甲總比沒有盔甲好。

盾牌也是如此。

在火銃方面,舜鄉軍的火銃也很充足,補充了前幾日折損的部分火銃後,舜鄉堡庫房內,還擁有一百多門火銃的庫存。

那些繳獲的清軍刀槍,除了一部發給戰兵使用外,余者大部分,都是發給堡內的青壯輔兵們使用。

王鬥等人決定利用守城的優勢,利用火槍火炮,給城外的清兵嚴厲的打擊。

除了懸戶軟壁,原先設在許多垛口處的拒馬也同樣搬離,這些拒馬雖有阻礙清兵登城的效果,但阻礙己方作戰的劣勢也很明顯。那些拒馬,多半被布置到城墻壕溝的外側去,在舜鄉堡的南門內側,同樣布置了密密麻麻的拒馬,那些拒馬,王鬥將有大用。

搬離了懸戶拒馬,王鬥等人在城墻上增加了滾木檑石的數量,用“猛火油”制造出來的火罐,每隊戰兵防守的城墻邊同樣不少。除此之外,城墻上的輔兵們還裝備了大量的撞竿、扥叉等物,用來推翻清兵架靠的雲梯。

不但如此,各處城墻還有依那個和尚出身隊官說的方法,制造了十幾架的撞鐘,用來在清兵架好雲梯探頭後,用撞杆將他們撞落城下去。

在防務上,王鬥大體是滿意的,讓他憂慮是火炮的利用。

十三日時,王鬥從州城內要來了一批的火炮器械,連上舜鄉堡原來的火炮,現在舜鄉堡共有銅、鐵佛朗機炮十五副,小銅炮、小鐵炮二十三個,虎蹲炮十五門。還有大量的火箭裝備等。

這些火炮大多架設在南門與兩端的城墻上,只有一副佛朗機銅炮,一門小銅炮,二門虎尾炮架設在新堡西門處。

依王鬥的估計,清兵主要還是從南門進攻,就算他們攻擊舜鄉堡余處,這些火炮都是輕型火炮,又架設在炮架上,堡內還有大量的人力,將這些火炮搬運到城墻余處去,完全來得及。

王鬥主要擔憂是火炮的人手問題。州城的火炮運來後,炮手卻沒有跟來,舜鄉堡只有一個五十余人的炮隊,嚴格來說炮手只有二十幾人,一副佛朗機銅炮三個炮手,小炮兩個炮手,余者都是護衛的軍士。

搬來的火炮由誰打?這是個嚴重的問題,王鬥只能將這一隊炮兵全部拆開,連那些護衛的炮隊軍士在內,每人負責一門炮,又由他們各選了幾個輔兵作為助手,緊急教導他們打炮的知識。

只是到時射擊成果如何,這就是未知數了。

……

帶著對炮手的憂慮,王鬥下了城墻,此時舜鄉堡街頭一片喧騰,到處擠滿了人,街上滿是大隊大隊出城幹活的青壯輔兵們,還有大群忙碌運送守城器械上城的輔兵們。

王鬥在街上信步而行,堡內雖然緊張繁忙,卻也不雜亂慌張,處處井井有條,每隊的青壯,都有人帶領,也知道自己要幹什麽,看來林道符等人的能力還是很強的,短短時間內,就將移入堡內的軍戶們組織起來。

看到王鬥過來,堡內的軍戶們都是恭敬地向他行禮,在這個大敵來臨的緊張關頭,王鬥就是他們的主心骨了,王鬥鎮定,他們的心也安定下來。雖說韃子大軍來了很多人,不過只要大夥群策群力,這舜鄉堡還是可以守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