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2/3頁)

不過在王鬥離開的這些時間內,崇禎八年下到崇禎九年初,齊天良領著堡內的軍戶們又新開墾出了一千八百多畝田地,崇禎八年初加入的三十余戶軍戶又分到田地二十畝,現在他們也有四十畝地傳家。

那些住於靖邊堡外,在崇禎八年中加入的六十多戶軍戶同樣分到田地二十畝,現在靖邊堡內外軍戶都有田地傳家,人人歡喜。

不但如此,齊天良還領著堡內軍戶修復了去年被流寇燒毀的畜場。還有靖邊堡的標志,蘭州大水車,也可樣重建起來。

看著文冊,王鬥點了點頭,齊天良辦事還是得力的,做出的成績都很顯著。

他合上文冊道:“不錯,齊老哥,辛苦你了,你做得很好。”

齊天良臉上笑開了花,他連聲道:“應該的,應該的,這是小人份內之事,份內之事。”

王鬥道:“現在又有一百戶軍戶調到靖邊堡來,齊老哥你又要辛苦了,同樣要帶著他們開墾新的荒地。”

雖然下半年清兵要來,不過至少田地可以先開墾起來,等清兵退後再耕種。邊關就是如此,苦戰後生活還是要繼續,總是在刀光劍影中虎口搶食。

齊天良道:“大人,領著新軍戶開荒種地是沒問題,只是我們靖邊堡一帶沒有荒地可以開墾了。”

從崇禎七年到崇禎九年,靖邊堡已經開墾荒地近五千畝,周邊可以開墾的土地都是一掃而空。

王鬥淡淡道:“沒事,你盡管領著軍戶往東面開墾過去,有什麽事情,盡管來告知我。”

從東面過去,那邊已經是五堡的管轄之地,那裏荒地眾多,與其荒廢在那裏,不如自己利用起來。至於未來自己與五堡防守官楊志昌的沖突,王鬥又怕了什麽?

……

午宴後,王鬥又帶著眾人在靖邊堡內走了走,他還爬上靖邊墩高高的墩台上看了看。

墩台上視野廣闊,微風緩緩拂來,帶著一絲涼意。

極目眺望,各個墩台上毫無煙火動靜,不過王鬥卻是看著東北方向出神,久久不語。

崇禎九年四月下了,依王鬥對歷史的了解,此時後金汗黃台吉應該稱帝了吧?

崇禎九年三月初六日,後金改文館為內三院。崇禎九年四月十一日,後金汗黃台吉稱帝,改元崇德,改國號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定都沈陽,即位之典持續二十余日,禮儀多仿漢制。

黃台吉在稱帝後,便嚴令境內漢民發式衣冠皆如滿式。

他在詔書上道:“朕讀史,知金世宗真賢君也。當熙宗及完顏亮時,盡廢太祖、太宗舊制,盤樂無度。世宗即位,恐子孫效法漢人,諭以無忘祖法,練習騎射。後世一不遵守,以訖於亡。我國嫻騎射,以戰則克,以攻則取。往者巴克什達海等屢勸朕易滿洲衣服以從漢制。朕惟寬衣博鮹,必廢騎射,當朕之身,豈有變更。恐後世子孫忘之,廢騎射而效漢人,滋足慮焉。爾等謹識之。”

稱帝後不久,黃台吉就緊鑼密鼓的策劃入寇大明之事,清國上下都認為現在大明內憂連連,特別是流寇橫行,幫了他們的大忙,不趁這個機會入寇,更待何時?等大明緩過氣來,他們就沒有便宜可占了。

後金崛起後,從大明手上搶奪了眾多的土地財帛,也助長了他們貪婪的心態。

黃台吉曾得意地道:“我等現居沈陽,遼東之地,原屬我乎?系征伐而來!”

很快的,一次規模達十萬人的軍事入侵將蔓延大明北方諸地,為了這場入寇,從兩年前開始,自己就開始準備了。自己依對歷史的了解,盡自己的力量擴充勢力,做好防護,只是到時能不能過這一關?自己也是未知。

在王鬥沉思的時候,齊天良上前道:“大人,墩上風大,還是下去吧?”

隨後他又獻寶似的道:“現在堡外畜場的豬羊養得不錯,大人要不要看看?”

……

在去年時,靖邊堡百戶渠邊上的那個畜場曾被流寇燒毀,齊天良帶領堡內軍戶修復後,還有外面粗粗建了個圍墻,差不多就是一米高,將豬圈、魚塘、鴨圈與雞圈等圈圍在內。至於那些菜地,則還是在圍墻之外。

現在的靖邊堡畜場,內有數十個靖邊堡婦女及一些老弱男子在內勞作,還有一些靖邊堡孩童也在其中放鴨放羊等。

畜場由陶氏在管理,她笑眯眯的將王鬥等人領了進去,那豬早已喂養過,一頭頭的只是在豬圈內休息,比起去年,這些豬長大了許多,等再過幾個月,正好可以吃了,犒勞殺敵的將士們。

王鬥看了連連點頭,這畜場內彌漫著一股什麽味,很是難聞,不過對於陶氏這樣聞慣了的人,倒是沒什麽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