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尚公戰(第2/2頁)

王鬥眼下的庫存,從後金軍繳獲來的,連眼前這十二副鐵甲,共有二十副鐵甲。此外還有幾副綿甲與皮甲。

從後金軍那裏繳獲的刀槍盾牌有三十余把,步弓,角弓十幾副。又從董家莊買了三十根長槍與十把三眼銃。從李茂森他們加入後,共打制了鳥銃四十一門,腰刀十五把,長槍七十四根。又從四傾梁匪寨那邊繳獲分來了刀槍十幾把。

王鬥的家底就是這些了。

眼下王鬥有戰兵五隊,輜兵兩隊,夜不收一隊,有兵八十多人的樣子。

靖邊堡居民百戶,男子兩百多口,一百多的壯年男子,作為一個屯堡,這軍力的使用,已經是極限了。這也是靖邊堡是個軍堡,所以可以耕戰結合,有這個動員優勢。

這些軍士中,每隊戰兵有刀盾兵兩個,同時又是伍長,鳥銃兵四個,余者都是長槍兵。輜重隊更是一色的長槍兵。夜不收隊則是武器使用雜一些,視各人自己的愛好習慣。

每隊軍士武器各發一把後,庫存的武器更是無幾。

對於一個屯堡來說有這樣的軍力武器足用,不過對王鬥來說遠遠不夠。

原料的問題困惑著王鬥,鐵料的來源少,每一斤的鐵都要盤算再盤算後再用,特別是打制盔甲與火器腰刀更是耗鐵。

或許自己可以多打制一些長槍,削木為杆,一爐鐵可以輕松出來幾十個槍頭,以後給堡內的軍戶婦女每人也發根長槍。只要有源源不斷的人力,讓這些長槍兵訓練三個月,就可上戰場作戰。

不過沒有遠程火器與盾牌遮掩,這些長槍兵上了戰場,將來與清兵作戰中卻有成為靶子的危險。畢竟槍彈射來看不見,但遊牧民族射來的箭只卻是看得見,傻呵呵的站在那裏被射,這太考驗人的心理壓力了。

……

要多造火器,多造刀槍,專靠買鐵不是辦法,最好自己開礦練鐵。

王鬥後世對明末歷史較為了解,對河北與山西的地理研究也是頗深,依他的了解,保安州這個地方,後世稱為涿鹿縣的,礦產資源還是很豐富的,煤、鐵、錳、金、銀、鉛、鋅都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膏儲量也很豐富,還有各樣的硫鐵礦、磷礦,沸石、海泡石等。

練鐵需要煤,保安州的煤主要分布在後世武家溝、胡莊等地,有儲量兩千多萬噸的樣子。

鐵礦在保安許多地方也有,後世涿鹿縣共有鐵的儲量三億多噸,如開采起來,夠王鬥用幾百年了。不過這些地方暫時不是自己控制,要到當地開礦很有難度。

只有輝耀堡某地有一個赤鐵礦,後世探明儲量有二百多萬噸,含鐵量中下,眼下鐘大用在那兒做輝耀堡的管隊官。這是王鬥目前唯一能想辦法的地方。

還有石灰石,後世涿鹿縣太平堡一帶有石灰石儲量三億多噸,且礦體大部分裸露,剝采比小,易露天開采。自己以後如要建窯燒制紅磚與石灰,那裏也是一個資源。

造火器,將來還需要使用大量的火藥硝土,從五月份時,王鬥從堡內選用了一批人手幫助李茂森制造定裝紙筒彈藥,紙筒彈藥是分制了不少,只是從外面購買來的火藥硝石消耗大,保安州沒有硝礦,靠收集人畜糞便等土法是可以積一些硝,將來肯定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如何找到這硝石的來源,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目前對王鬥來說最現實的一個問題,堡內所留的錢糧又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