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匠頭李茂森

王鬥取了長槍與三眼銃從董家莊回來,他已經決定自己打造一批兵器,接下來是兵器種類的選擇問題,無論是從實戰還是從自己的財務情況出發,他都必須先理清這個思路。

戚爺爺曾言過斧、鉞、錘、戈、戟、鉤鐮等膽大藝精者可用,用於獨馬沖殺敵陣,卻不可教隊兵,不可堂堂當大敵。至於镋鈀、大棒與線槍幾樣多用於馬上,所以這些王鬥暫時都不考慮。

最後王鬥選定的是腰刀,長槍,盾牌,火銃幾種兵器,這樣經濟實惠,而且長短並用,防守兼備,當可出入作戰。

遠程兵器王鬥拋棄了弓箭,改而選用火銃,不是因為弓箭不犀利,而是制造購買成本太過高昂,而且合格的弓箭手也太難練,沒有幾年時間很難見到成效,王鬥沒有這樣的時間。

火銃手的訓練簡單,一把火銃也相對便宜,使用火器也是未來歷史的潮流,王鬥沒理由不選用火銃。

王鬥現在手上有十一把三眼銃,不過他內心渴望的是擁有鳥銃,三眼銃有效殺傷力也就在二十余步,而鳥銃則遠得多,一把精良的鳥銃有效殺傷力可在八十步。

戚爺爺曾贊鳥銃為臨陣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歷史上戚家軍訓練鳥銃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塊,鳥銃手三發一中,十發七中方為藝精。

不過鳥銃制造的工藝復雜,對制銃工匠的手藝要求頗高,因此要找一些好的工匠來。如果堡內有制造鳥銃的工匠,以後三眼銃王鬥將慢慢不再使用。

王鬥目前有繳獲自後金軍的大刀長槍一批,還有從董家莊買來的長槍,二者以後都要打造,只是困於財力,只得慢慢再說了。

舜鄉堡內有一批匠戶,世代都是打制兵器,想必內中有人會制造鳥銃,王鬥派韓朝與齊天良前往,希望能通過舜鄉堡的百戶杜恭搞幾個工匠過來。王鬥知道杜恭性情貪婪好貨,臨行時給了韓朝一些銀子,讓他到舜鄉堡後備下一份厚禮。

王鬥準備兵器訓練軍卒,韓仲幾人當然雙手贊同,只有韓朝對王鬥準備打制鳥銃有些疑惑,不過他沒說什麽,領了王鬥的任務後就隨齊天良到舜鄉堡而去。

……

幾天後韓朝二人回來,帶回了六、七個工匠,其中一個還是匠頭,聽他言自己精通鳥銃的打制。

此時這幾個人站在王鬥的面前,無不是粗手粗腳,滿面風霜,身上的棉襖破破爛爛,只是不時跺腳哈著白氣,這天氣實在太冷了。王鬥看他們臉都凍得青紫,便讓他們先下去飲用熱水。

等他們緩過氣來後,王鬥才招他們過來說話。

那匠頭叫李茂森,年在四十五、六,身材甚是粗壯,不過臉上卻是神情精明,王鬥問他可是會打制鳥銃。

李茂森道:“回大人,不是小的誇口,當年小的在衛城軍器局中,論起打制兵器火銃,那也是數一數二,就算到了千戶所後,這手上的技藝也沒有落下。”

王鬥看他臉上似在回憶,神情又是驕傲又是痛恨,他原來是在保安衛城,最後怎麽會跑到這舜鄉堡來?想必這其中有一個復雜的故事。不過這不是王鬥關心的,他順口問了他些制造鳥銃的知識。

李茂森一一答了,他道:“大人,造鳥銃,以六斤為妙,只是耗鐵甚多,四十斤毛鐵,最後只煉到七、八斤精鐵,所費不小。”

依他估算,加上鐵價,炭價,工匠的工錢食糧,還有其它的耗費等,一根鳥銃的成本在三到五兩,所需不是一筆小數目。

王鬥點了點頭,他看過歷史上相關記載,這李茂森的估算跟他差不多,這倒是個實誠的人。不過王鬥只關心鳥銃的質量,歷史上很多明軍使用鳥銃炸膛,造成軍士對使用鳥銃有一種畏懼,王鬥不能拿自己部下的生命去開玩笑。

對王鬥的憂慮,李茂森道:“大人,鳥銃之所以炸損,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們在制造時取巧,粗細薄厚不均,特別是在銃管的焊接上,許多工匠技藝不足,造成鳥銃炸鏜。不過小的自然不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大人材料充足,小的便可以為大人造出精良的火銃來。”

王鬥點了點頭,他當然不可能憑李茂森一面之詞便放心於他,歷史上大明對鳥銃的質量要求其實很嚴格,不論工部還是各地衛所,他們造出軍器都要注明某部、某衛、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樣,事後還需造冊,以便隨時查考。不過就算這麽多規定,大明軍器的質量卻是有目共睹。

當然,大明軍器質量之所以低下,也跟官場的腐敗與糟糕的匠戶制度有關,這事王鬥當然沒有必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