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建堡(第2/2頁)

不過修建堡墻與營房可以用黃土夯就,就地取土,不需要什麽料錢,只需費些吃食勞力便可,有些錢則是不能避免的。

如城內宅院地基與城墻地基都需要石料,而且這些石料還要求石質堅硬,不易風化,以青石最好。特別是砌築城墻的地基,均需基深五尺、寬一丈四尺,一圈城墻地基下來,石料用量甚大。

還有打井,這是建堡第一要務,幾十戶人不可能都到河邊去挑水喝,一個小堡至少需要三口井水,保安州各地地下水源算是豐富,所以打井一般到二十余丈就可出水,且水質大多清洌甘甜,聽聞山西陜西一些地方需要打井深達三四十丈,甚至五六十丈才可以見水。

不過就算打井只深到二十余丈,為免塌陷,也同樣需要用磚石修砌,這樣深井的石料用量也是不少。

靖邊堡周邊土地空曠,無處可以采石,只能到欒莊或是舜鄉堡周邊的山上去采,其實欒莊離靖邊堡更近,不過那裏是屬於五堡的管轄地,與舜鄉堡是不同的千戶所,只能到舜鄉堡的周邊山上去采。

那裏的石場離靖邊堡路遠,開采、運輸花費想必都很大,而且除了石料,各處營房倉庫的屋梁修建同樣需要木料,這也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王鬥派出了二十幾個男丁,讓韓朝統領著,到舜鄉堡的山上去采石,為了方便運石,他還去舜鄉堡雇傭了幾輛的騾馬牛車。他要求韓朝盡量采出一些石料用於供應營房地基與打井所需石料,至於街道的鋪就與外面的城墻地基,以後慢慢說吧。

同時間,王鬥又去了董家莊一趟,請求管隊官張貴支援一些木料,張貴言道無嘗支援很有難處,不過他手上正好有一批空閑的木料,可以便宜些賣給王鬥。

王鬥答應了,幾天後,董家莊的總旗洪丘領著莊內的幾十個軍戶,讓他們抗著木料,忽哧忽哧從董家莊一路步行而來,這家夥,連騾車都舍不得用,光用人力抗木。看著那些累得快要趴下的董家莊軍戶們,王鬥半晌無語。

洪丘是個粗豪的漢子,年近四十,滿腮的虬髯,他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場景,拍了拍王鬥的肩膀,感慨地道:“王鬥老弟,哥哥真是服了你了,獨立建堡,能所不能啊。”

王鬥只能苦笑,獨立建堡,說得輕松,這其中的辛勞實是不足為外人道耳。

洪丘收了王鬥的木料錢後,別的沒說,只要求王鬥給他手下軍戶們吃頓飽飯,王鬥沒說什麽,就讓那些軍戶們吃飯去了,立時那些軍戶們如虎下山一樣的精神起來。

……

崇禎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今天是靖邊堡第一口井出水的日子,經過幾個工匠的努力挖掘還有修砌,這口井終於完結。

該井深約二十余丈,井水較淺水質較好,井底鋪以細沙,井壁用青石修砌,外面圍以碎石。當第一桶水拉上來時,一時間周邊圍觀的軍戶們歡聲雷動,再品嘗一下,井水清洌甘甜,遠遠甲於他堡。

眾軍戶們喜笑顏開,特別是一些加入軍戶的外地流民們,很多人曾一輩子困於飲水之苦,見到這麽好的水,許多人都是流下淚來。最後這口修砌好的井被眾人稱為“王公井”,以感念王鬥恩德。

而該井修建好後,附近的董家莊軍民聞聽後,有些人還趕來觀看,觀後無不是嘖嘖稱羨。

除了這口井外,經過這些天靖邊堡一百多成年男女的每日努力,堡內幾處營房及倉庫、草料場已經慢慢成了規模,雖是簡陋,但至少可以避風擋雨。眾人相繼從地窩子搬出,住入營房宅院之內,這個冬天,總算不太冷了。

外面的城墻地基仍在修建,此時靖邊堡內仍是臟亂,劃出的幾條街道仍是泥土滿地,到處是石塊木料及各樣的垃圾物什,不過總算有一個城堡的雛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