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兼任屯堡官(第2/3頁)

不過那已經是弘治年間的事了,到了崇禎現在,不說整個舜鄉堡軍戶逃亡得不剩一千戶,就是軍官豪強侵占良田,轉派田賦,還有因幹旱等造成的田地拋荒等,都讓所內屯糧的征收越來越困難,董家莊也同樣是如此。

其實與大明其它衛所一樣,舜鄉堡屯田廢弛的原因很多,不過當地軍官的責任要算上一大半,不說董家莊,就是在整個舜鄉堡境內,被許忠俊等各級軍官侵占的良田土地又有多少?

看著許忠俊的臉色,張貴有些忐忑不安,不過他卻是不敢誇下海口,以許忠俊的性情,到時自己要是完不成屯糧任務,那就慘了。他是了解許忠俊的,被壓制得太久,總想幹出一番事情來證明自己,說好聽點是雄心勃勃,是難聽點是好高騖遠。

席內一時氣氛有些沉默,只余許忠俊手指在桌上的輕敲聲。

上官說話,自然沒有王鬥等人說話的份,他們只是在一旁靜靜聽著。

聽到這裏,王鬥心頭一動,他拱手對許忠俊與張貴道:“防守大人,管隊大人,卑職倒有個不情之請,卑職願請命屯田一堡,為防守大人及管隊大人分憂。”

“哦?”

許忠俊,張貴,杜真幾人都是奇怪地看向王鬥,要知道在大明各地,管屯官可一向不受重視,都是堡內武藝不精者才用來管屯,而且每年終如果完不成該屯糧斛征收,還要受到嚴責。

在各地衛所,向來沒有什麽軍官願意請命去管理屯堡,沒想到這個王鬥卻甘願去受這個苦。在許忠俊心裏,原來他也是想將王鬥等人調入自己家丁隊的。

許忠俊微笑地問王鬥:“王鬥你為何想去管理屯堡?”

王鬥誠懇地道:“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國有所賴,邊防之計莫善於此。現今所內屯田廢弛,上官有勞憂之苦,王鬥不才,願當請命,為防守大人及管隊大人分憂解勞。”

許忠俊等人看向王鬥的目光更為震驚,這王鬥還是小兵出身嗎?就算他家學淵源,有見識如此,也還真是少見!

在旁的韓朝等人也是佩服地看向王鬥,心裏都浮起了高深莫測的感覺。

其實剛才王鬥的話,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擁有自己的地盤土地,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不久,便一直盤旋心底的念頭。現在的他,雖說有了一定的身份錢糧,可以讓自己及家人活下去,不過這又有什麽用?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在未來的浩劫中,誰又知道會不會成為一場空?亂世之中,有自己的地盤勢力才是根本!

而地盤勢力一為土地,二為錢糧,三為人口,要獲得這些,軍屯便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遠如曹操,近如明太祖,都是以軍屯起家,特別是明太祖,養活百萬兵而不費百姓一文錢,靠的便是衛所屯田。

先人珠玉在前,現在自己身為總旗,已經有資格管理屯田地,現在又有這個機會,自己怎麽能不勞勞抓住?別人眼中的苦差事,換成是他,反倒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了!

當然了,管理屯田地,困難也是很大,現今衛所軍戶逃亡不斷,屯田,需要青壯人口,開墾管理土地,需要錢糧,這些都是王鬥將來所需要克服的問題!困難很大,前景同樣良好,王鬥不會放棄了。

許忠俊當然不明白王鬥心內所想,他只是感慨,難得有一個見識明白,自願出來為上官排憂解難的人,真是難得啊。

他看了王鬥良久,嘆道:“王鬥你有這個心思,真是難能可貴。”

張貴也很高興,王鬥這樣一出來,成功地轉移了先前許忠俊對自己的注意話題,而且王鬥這樣表態,作為直屬上官的他,臉上也是很有光彩的。

還有說實在,如果王鬥將來能把屯田地搞好,對他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現今大明衛所的青壯大多被挑去各營作為戰兵,象他們這種守備官兵,殺敵立功的機會其實很少,納糧多多,屯田興旺,才是真正的政績,也是將來軍政考課的最大標準。

接在許忠俊的後面,張貴立時問道:“王老弟有這樣的心思,確實難能可貴,說吧,董家莊下面三個屯堡,你願意去哪一個堡?”

機會到手,王鬥強忍心中喜悅,他沉穩地道:“靖邊墩沿董房河一帶荒地甚多,卑職願意招募軍民一體開墾,新立一堡!”

笑話,舜鄉堡內各個屯堡都是弊端多多,與其將心力浪費在那裏,不如自己白手起家算了。

張貴心下更喜,王鬥願意自己開墾土地,免去了一系列復雜的人事調動,也為自己省了不少心力,他沉吟道:“煙墩重地不可輕離,這樣吧,王老弟你仍為靖邊墩甲長,身兼新堡屯長之職。將來有什麽事,只管來找老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