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9節(第2/3頁)

“長安隨即成了晉陽和行台的攻擊對象,長公主也罷,小天子也罷,為了化解雙方的尖銳矛盾,都會把目標轉向長安朝廷。這時一部分堅持穩守西北兩疆和大漠的大臣會堅決擁戴長公主,而一部分堅持先平定天下的大臣會堅決擁戴小天子,長安朝廷隨即分裂。”

“誰會支持長公主?最堅定的支持者是丞相,因為朝廷已經把巨額債務轉為邊郡土地的三十年租種權。如果朝廷放棄堅守西北兩疆和大漠,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們的巨額財富就化為烏有了,這些人不會答應。他們會轉而支持小天子,以錢糧支持小天子南下征伐為條件,逼迫小天子修改律令。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這條律令被廢除了,朝廷其他的新制也會接二連三地遭到打擊,後果不言而喻。”

“朝廷分裂了,新政在激烈的權力鬥爭中搖搖欲墜,西北兩疆和大漠的形勢愈發惡劣,南下征伐也變得困難重重前景黯淡。這時只要胡族部落叛亂,或者南方戰場再遭遇一場敗仗,社稷必然大亂。”

“我們該怎麽辦?”田疇指了指案幾上的聖旨,“子龍代理國事以來,朝政一直由我們幾個商議處理,但今天這件事太難了,我們必須盡快想出個對策,以便穩住長安啊。”

“晉陽會不會答應?”張郃突然問道。

“肯定會答應。”趙雲說道,“剛才子泰說了,如果拋開長安,建天子行台對小天子逐步控制權柄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

“這是聖旨。也就是說,小天子已經在陳留籌建行台,很快便要直接指揮州郡和軍隊了。而中原各州郡和軍中將領因為能直接受益,會毫不猶豫地支持小天子。”張遼低聲輕嘆,“如果南陽再度戰敗,黃河以南的州郡和關洛就很危險了。”

“你是說……”張郃臉色微變,“南陽慘敗的事有可能再度發生?”

“晉陽、長安、中原行台,大漢權柄一分為三,大家互相猜忌和打擊,都想控制權柄,這種局面繼續下去會有什麽結果?”田豫搖頭苦笑,“大將軍倒下了,大漢失去了支撐,傾覆之禍就在眼前啊。你們想想,我們現在對未來局勢都沒有信心,更不要說朝中那些三心兩意的人了。如果我估計的不錯,會有更多人秘密聯系襄陽,腳踩兩條船,一旦大漢分崩離析,他們就能從中得利了。”

屋內霎時安靜下來,眾人面面相覷,惴惴不安。

“長安的穩定本來就是暫時的,是為了讓朝廷贏得時間調整部署,以避免因為大將軍病逝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混亂。”趙雲說道,“如今長公主已經到了晉陽,大司馬到了西疆,西北兩疆和大漠已經基本可以控制。小天子也已到了中原,關洛一帶的軍隊和中原的軍隊正在趕往南陽戰場,中原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從目前形勢看,長安暫時穩定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現在長安即使亂了,對大局的影響也不大。只是我萬萬沒有想到,賈詡和傅幹等大臣竟然想出了這麽個主意……”趙雲笑得比哭還難看,“現在長安想不亂也不行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把這場危機對社稷的損害降到最低。”

“但南陽的仗馬上就要打了。”張郃說道,“子龍,你應該立即書奏陛下,請陛下放緩攻擊節奏,不要把所有的軍隊都帶到南陽戰場上,寧可分批投入,喪失一些攻擊機會,也不要急於求成,再遭敗績,免得全軍覆沒,拱手丟掉中原。”

“這些事我們不要插手。玉石、賈詡、傅幹、王淩諸位大人都在小天子身邊,我們想得到的,他們自然也會想到。”趙雲說道,“現在長安沒有軍隊,長公主和小天子也不在,不會有人叛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靜觀時局發展,竭盡全力先幫助小天子打贏這一仗。”

趙雲召集大臣們於未央宮前殿集議,宣布了天子聖旨。朝堂上鴉雀無聲,沒有任何人說話,氣氛顯得非常怪異。

散朝之後,大臣們三三兩兩趕到尚書台拜見趙雲,這些大臣都是趙雲新近征拜入朝的官吏,出於對趙雲的感激和自身利益的關心,他們主動給趙雲分析形勢,獻計獻策。

王朗、華歆等人認為,在目前這種狀況下,打南陽只能做做樣子,給小天子立威就可以了,解決危機的關鍵還是長安,還是緩和長安各方矛盾,合理調整各方既得利益,確保長安穩定。為此,他們建議趙雲主動和張燕、楊鳳等黃巾系大臣改善關系,聯手壓制丞相,乘著小天子在中原建立行台的機會,削弱丞相的權力,對新政中不合理的制度該改的改,該廢除的廢除。

董昭、劉翊等大臣的辦法更徹底。他們認為長安的尚書台現在就是一個空架子,有名無權,朝政其實還是被丞相李瑋牢牢控制著,他們建議趙雲直接修改官制,把以“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為首的三公九卿制直接改為以“太尉、司徒、司空”為首的三公九卿制,改“丞相”為“司徒”,把李瑋手上的權力攔腰砍掉一半,權重尚書台。這種辦法既能得到晉陽的支持,也能得到天子行台的支持,更能得到長安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們的支持,而長安形勢也隨即穩住了,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