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54節(第4/5頁)

成律歸是素利的弟弟,久經戰事,他堅持自己的判斷,認為漢軍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任由頓傑全軍覆沒,其中必有原因。但他一人無法說服加漠和各部首領,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小心戒備,以防不測。

張郃很快得到消息,他擔心鮮卑人撤了,急忙密告烏丸首領樓班、扶余國王尉仇台、高句麗大加優居,相約聯兵攻擊。

七月三十日清晨,遼東都護李溯領五千鐵騎正面攻擊鮮卑大軍。

在震耳欲聾的號角聲裏,烏丸人、扶余人、高句麗人突然升起了大漢戰旗,三萬多軍隊突然倒戈,鮮卑人措手不及,瞬間崩潰。

張郃指揮大軍呼嘯殺上。

公孫續、管亥、昌豨、公孫康等人各領大軍,四面圍殺。

鮮卑人狼奔豕突,四散而逃,死傷無數。

烏丸人、扶余人和高句麗都不想誓死血戰,一來他們想保存實力,二來他們也不想和鮮卑人結下深仇,所以鮮卑人的突圍非常迅速。加漠、沙末汗、成律歸等鮮卑首領各帶人馬死戰而逃。

一場聲勢驚人的大戰至午時結束,漢軍斬首三千七百級,俘虜兩千四百人,大獲全勝。

襄平大戰贏了,漢軍的實力也暴露了,胡族各部震驚之余,也對鎮護大將軍張郃感到萬分恐懼。

烏丸人急速撤過了大遼水,唯恐遭到漢軍的圍殺。張郃請他們到襄平議事,樓班等人百般推托,死活不敢到漢軍大營去。

八月上,在遼東都護李溯和代遼東太守公孫康的親自陪同下,扶余王尉仇台、高句麗王伊夷模等人心驚膽戰地走進了漢軍大營,拜見鎮護大將軍張郃.張郃出轅門相迎,說了一大堆感激的話,賞賜了很多戰利品,然後非常婉轉地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兩國國主能多派自己的孩子到長安去看看,學習治國經驗。

當柳毅用扶余話把張郃的要求說出來後,尉仇台和伊夷模不禁暗暗吃驚,強作笑臉叫苦不叠。張郃的意思很明白,他向兩國討要質任,要把扶余國和高句麗國納入大漢的疆土。

“你們考慮考慮,過兩天答復我。”張郃笑道,“此次我大漢天子禦駕親征,親自統率大軍從金雪原東進,平定扶羅韓、射隆的叛亂,一部由我統率,由遼東北上攻擊烏侯秦水,平定加漠的叛亂。我朝天子離京之前曾說過,此次不但要平定大漠,還要穩定遼東……”張郃看看兩位國主,一語雙關地說道,“穩定遼東的意思不僅僅是調解烏丸人之間的矛盾,還包括與遼東諸國共議國界,豎立界碑。這界碑應該豎在什麽地方,相信你們應該很清楚吧?”

兩位國主在張郃的威逼下,諾諾連聲,一個“不”字也不敢說。

“另外,有件事我要拜托你們。”張郃的臉色漸漸嚴肅,“烏丸人的大單於頓傑死了,按道理這個大單於應該由頓傑的兒子繼任,但頓傑的兒子太小,所以我們打算奏請天子,讓樓班繼任這個大單於,但是……”張郃冷笑了兩聲,“樓班、烏延、蘇仆延擔心我們報復他們,要把他們殺了,不敢來了。”

“麻煩兩位國主在大遼河畔建一座營帳,以你們的信義做為擔保,把他們請來,和我們好好談談。”張郃指指李溯,“我和李大人親自去,不帶軍隊。我希望盡快解決烏丸人的事,以便我們能重建信任,合兵一處,繼續北上平叛。”

給大漢和烏丸人做個斡旋,重建彼此的信任,兩位國主當然願意。不過張郃北上征伐,還要征調他們的軍隊,這就讓兩人懊悔不叠了。早知如此,還不如在襄平苦戰,趁亂把鮮卑人殺得血流成河。這下弄巧成拙了。

兩人不好不答應,一邊笑臉承諾,一邊暗中思索對策。這兵是無論如何不能出,否則肯定像頓傑一樣,到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八月中,在扶余王和高句麗王的勸說下,樓班、烏延和蘇仆延帶著親衛渡河而來。

張郃和李溯已經先到了,兩人出帳相迎,說了一番安慰話。

其實雙方也沒什麽商量的,樓班這個大單於已經做定了,不過就是如何安排頓傑的後人,如何瓜分頓傑和追隨他作戰的各部落財產而已。

張郃提到了調兵的事,要求樓班統率烏丸大軍跟隨自己攻打鮮卑人。樓班、烏延和蘇仆延馬上以各種理由拒絕。頓傑和六千烏丸人是怎麽死的,他們一清二楚。張郃這個借刀殺人計已經用了一次,再想用第二次就不靈了。

張郃不以為意,不厭其煩地勸說,但李溯的話就很難聽了,威逼利誘,各種招式都用上了。樓班有些害怕,想答應,但烏延和蘇仆延堅決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