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39節(第2/5頁)

漢中太守楊松站在關隘上,極目遠眺河谷裏的北疆軍大營,神情凝重,憂慮不安。

楊昂等一幫守將站在他的四周,低聲笑談,眉宇間並沒有多少憂懼之色。益州有三大險隘,陽平、江關和白水,陽平關居首。憑此雄關抵擋北疆軍,萬無一失。

“大哥,張任的軍隊就在走馬嶺上。”楊昂指著對面的山嶺說道,“他在興城關守了一天,在西亭守了兩天,然後一口氣跑到了這裏。遵照大哥的吩咐,我沒有開關,讓他直接渡河趕到走馬嶺,駐守山寨。”

“山寨裏的糧食軍械能支撐多長時間?”楊松問道。

“至少三個月。”楊昂說道,“馬嶺山寨裏一直駐有一部人馬,屯有一年的糧食。張任率軍進寨後,我們的人馬就撤了回來。如果北疆軍先攻走馬嶺,張任也無需擔心,因為很快就要下雪了,北疆軍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楊松點點頭。楊昂接著轉身手指關隘南部和北部的兩座大山,“張英帶著軍隊守在定軍山,袁約帶著軍隊守在天蕩山。北疆軍只要攻打關隘,必遭四面圍攻。”

“北疆軍有攻擊跡象嗎?”

“還沒有。”楊昂笑道,“昨天文醜、王當帶著一隊人馬趕到關下,四處轉了一圈,然後打馬走了,估計是無計可施。”

“不要大意。”楊松警告道,“當年張魯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大人就是太過輕敵。先丟了走馬嶺,結果讓張魯破了陽平關,牢牢控制了鹹河一線,其後張魯南渡沔水占領定軍山,北面又奪取了天蕩山,輕松占據了河陽城,全取漢中。這是前車之鑒,你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啊。”

“漢中丟了,巴蜀又能守多久?”楊昂滿不在乎地說道,“張任要想守住巴蜀,保住劉璋,就要死守走馬嶺。另外……”他四下看看,湊近楊松小心翼翼地低聲問道,“你不是說,你打算……北面還沒有消息?”

“北疆軍現在連戰連勝,又擊敗了劉備,勢如破竹。這個時候……”楊松搖搖頭,“要想確保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東西,現在就要忍耐,誰能忍到最後,誰就贏了。你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要死死掌握在自己手上。”

劉備的大軍悄無聲息地越過了大山,出現在沔陽城外,前來迎接他的不是劉雄,而是申耽本人。

“楊松到陽平關去了。大人只要在沔陽圍殺了楊松,則漢中唾手可得。”申耽興奮地說道,“天賜良機,天賜良機啊。大人帶來了多少軍隊?”

“山道難行,一百多裏路,我們竟然走了五天。”劉備無奈地搖搖頭,“目前這裏只有三千精銳,還有一萬多人正在三十裏外翻越懸崖,估計至少還要一天時間才能趕到這裏。”

“夠了,三千人夠了。”申耽大喜,“李休已經在城內部署好了,只待我們殺了楊松,帶著人馬趕到南鄭,他就替我們打開城門。”

“如何誅殺楊松?”劉備又驚又喜,急忙問道。

“楊松的親衛軍有一千人,強行圍殲,恐怕會走脫士卒,泄漏消息。”申耽說道,“我和劉雄商量好了,待楊松路經沔陽時,留他吃飯,在筵席上動手。大人帶主力埋伏在城外,我帶一百悍卒埋伏在府衙內。筵席開始後,我們殺了楊松,死守府衙,大人則帶著軍隊沖進城,關閉城門,把一千人全部殺了。”

劉備和簡雍、諸葛亮等人商量了一下,覺得此計不太可靠。一旦楊松拒絕劉雄的邀請,刺殺就失敗了,必須做兩手準備。劉備隨即急告還在三十裏外的大軍主力,請龐統、黃忠兩人速帶兩千兵力趕到箕谷埋伏,以防不測。

楊松囑咐楊昂等人小心守關,然後匆匆返回南鄭。他做夢都沒想到劉備竟然帶著軍隊到了漢中。

當天中午,楊松到達沔陽城。沔陽令劉雄盛情相邀,請他吃了中飯才走。楊松沒同意,馬不停蹄,帶著一千親衛軍穿城而過,直奔褒中。

劉備、申耽連叫僥幸,急忙合兵一處,隨後追趕。

黃昏時分,楊松在箕谷附近的山嶺上中伏。黃忠、龐統指揮將士們一陣猛砍,接著劉備、申耽率軍趕到,五千人四面圍殺。楊松中箭而死,一千士卒全軍覆沒。楊松至死都不知道殺他的人是劉備。

劉備擔心有漏網之魚泄漏了消息,帶著軍隊連夜渡過褒水河,繞過了褒中城,打著楊松的旗號直殺南鄭。

李休打開了城門,劉備率軍呼嘯殺入。

李休是漢中的高門大族,一直和楊家明爭暗鬥,對楊松的卑鄙無恥極其痛恨。當初張魯打漢中的時候,太守蘇固的死就和楊松有直接關系,後來楊松殺了張魯,乘機把漢中據為己有。但他還不滿足,他又想拿漢中來威脅長安答應他分封的欲望,根本不顧漢中數十萬百姓的生死。長安不會答應楊松的要求,北疆軍武力強悍,如果強行突破了陽平關,漢中極有可能毀於戰火,所以李休斷然決定誅殺楊松,拯救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