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32節(第2/3頁)

首先要確定事情的真假,如果韓翼真的死了,漢陽陷入了大亂,那麽西征軍必須即刻出擊。一則乘機收復漢陽,二則保住西涼軍,三則圍殺劉備和韋端的叛軍。但如果此事是假的,是西涼人和叛軍設下的圈套,那西征軍貿然出擊必遭伏擊,首戰即敗,對士氣打擊太大。

皇甫酈認為此事千真萬確,應該火速出兵。到目前為止,由於朝廷一直對南方叛逆持續用兵,叛軍對漢軍攻擊西疆一事顯然不夠重視。另外此次大軍集結陳倉,各部調動都很機密,叛逆們未必知道陳倉一帶屯有重兵。如果他們確定知道長安朝廷今年要攻打西疆,肯定不敢行此險計,這種誘敵之計也未免太過拙劣。

司馬懿、蔣濟等人對此持否定態度。

漢中太守楊松早在今年年初曾派人秘密趕到長安,獻請罪表,要求獻城歸順,並相約共擊武都郡,誅殺劉備。當時朝廷不敢確定楊松的誠意,派人取道子午谷南下漢中,探查楊松的真正目的。朝廷特使於本月初返回,確認楊松因為誅殺張魯有功卻未能得到襄陽的分封,對襄陽極為怨恨。另外劉璋考慮到巴蜀的安全,曾數次試圖把楊松調離關中,這讓楊松深感危機,遂決定投靠長安。

朝廷隨即再派人南下漢中,和楊松具體商議攻擊劉備一事。如果一切順利,這位特使將於六月中前後返回長安,帶回楊松的東西共擊之策。所以,大軍西征的時間,朝廷定在六月中。

假如西征軍現在出擊,並且是在漢陽各軍混戰的情況下,嚴顏的軍隊極有可能逃脫我們的圍殺,撤回武都,如此一來,武都的叛軍數量將達到三萬多人。而我們進攻武都的軍隊數量是四萬人,兵力上完全沒有優勢。武都郡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一旦大軍遲遲未能攻克河池、下辨,無法迅速切斷叛軍撤往東狼谷、褒谷之路,那麽叛軍隨時可以退到陽平關一線,確保自己的退路。

目前我們無法得知楊松的攻防計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提前攻擊西疆,並導致劉備的大軍迅速撤到武都郡,會讓漢中的形勢驟然緊張。楊松為了漢中的安危,可能會斷然放棄投靠我們的想法,轉而集中力量幫助劉備守住武都郡,確保漢中。

“在我們看來,楊松投靠長安,主要目的是保住漢中,但漢中現在有張任的軍隊,他想配合我們攻殺劉備,首先要解決張任。因此,他的計策可能想讓我們派遣一支軍隊從褒斜道、子午道秘密進入漢中,和漢中的軍隊一同圍殺張任。解決了張任,也就斷絕了劉備退回漢中之路,這樣才能把劉備圍殲於武都郡。”蔣濟解釋道,“所以,我認為目前大軍不宜出動,任由漢陽各方混戰。西涼軍如果全軍覆沒了,嚴顏和韋康的叛軍也必定元氣大損,以他們的實力,根本無力擋住我們的進攻。另外,那時就算他們撤回到武都郡也無濟於事了,因為我們已經和楊松聯手擊殺了張任,斷絕了劉備的退路,他們死定了。”

蔣濟的建議得到了部分將領的認同,但出身西涼的麴義、皇甫酈、龐德、馬超、華雄、傅幹等人堅決反對。

蔣濟這個建議有一個致命之處,那就是楊松會不會讓漢軍進入漢中?如果他不願意讓漢軍從棧道進入漢中,而西涼軍又全軍覆沒了,那西征之戰將大受影響。在朝廷的西征之策裏,西涼軍是平定西疆的一支重要武力,失去了西涼軍,平羌之戰將更加難打。

其實,楊松手上的軍隊要比張任的軍隊多,他完全可以獨自解決了張任。另外,漢軍一旦殺進武都,張任不會坐視不理,必定會聯合部分漢中軍隊急速支援。所以,麴義等人認為蔣濟的猜測缺乏足夠的依據。

如果楊松的目的是為了守住自己的漢中,那麽他可能出爾反爾,堅守於陽平關一線,既不和我們聯手實施東西夾擊之策攻殺劉備,反而有可能暗中支持劉備死守武都,讓劉備和我們打個你死我活,他自己則乘機漁人得利。

漢中並不是劉備唯一的退路,劉備還可以取道西漢水、陰平道等險要之路退回巴蜀。劉備一旦敗亡,巴蜀也就危險了,在這種情況下,漢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楊松則能乘機要挾襄陽得到分封,不能做個漢中王,至少也可以做個漢中公嘛。

傅幹認為楊松這個人不可靠,他既然能殺了張魯,為什麽不能欺騙長安?

歡方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是不是要保住西涼軍。

麴義一掌拍到案幾上,大聲說道:“西征之戰的主要目的是穩定西疆,不是奪取武都和漢中,所以西涼軍必須要保住,這一點毋庸置疑。傳我的命令,龐德、馬超、衛峻三位將軍即刻率鐵騎西進,幫助西涼軍攻殺叛軍。如果我的決斷錯了,我願意承擔所有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