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31節(第3/4頁)

“朝廷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糧草。今年天子和大將軍肯定要遠征西疆,財賦嚴重不足。只要大人能把糧草問題解決了,用豫州的糧草打豫州的仗,朝廷就不會為難大人。”雷重看看諸將,從容笑道,“這樣,大人的功勞有了,我們的功勞也有了,豫州也拿下了,而叛軍的實力也被消耗了。將來南下繼續平叛,我們就是絕對主力,功勞還是我們的。”

“好……”彭烈用力一拍案幾,大聲叫道,“好主意。鐘大人,你意下如何?”

鐘繇沒有絲毫猶豫,揮手說道:“北上,即刻北上攻殺相縣。”

五月中,呂布接到朝廷聖旨,急速撤軍。高順、臧霸也率軍回撤瑯琊國。

五月中,孫權回書曹操,會稽郡爆發山越叛亂,江東軍主力將南下征伐山越,並有意攻擊交州。因為交州刺史士燮對襄邑的聖旨拒不回覆,襄邑方面非常生氣,打算讓孫權會同荊州桂陽的軍隊,南下威脅交州。孫權說,現在我江東自顧不暇,又承擔南下交州的重任,無力北上相助,請大人多多諒解。

孫權不願相助,這在曹操的意料之中,但孫權假借山越叛亂為由,南下打交州,卻出乎曹操的預料之外。由此看來,孫權對江淮局勢已經非常悲觀,他無意北上和曹操爭奪九江、廬江兩郡,轉而集中精力南下打交州了。

曹操不憂反喜。孫權既然南下打交州,那麽長江防線就暫時安全,可以把駐防於淮河一線的軍隊迅速抽調到徐州北部抵禦北疆軍的攻擊。曹操隨即下令,急調夏侯淵、滿寵、於禁、劉勛等人的軍隊北上支援。

五月中,袁譚撤到沛國相縣,向曹操求援。曹操命令曹洪、曹純率軍急速馳援,並命令滿寵、劉勛率軍直接趕到相縣,幫助袁譚展開反攻,盡一切可能奪回豫州。

曹操同時書告襄陽劉表,請他務必進攻豫州,以便和自己形成東、西夾擊之勢。由於汝南丟失,這封書信只能從水路送往荊州,時間上大為耽擱。

五月中,鐘繇率軍攻打相縣,並書奏朝廷,詳細述說豫州現狀,懇求朝廷設法抽調兵力支援豫州,並保證大軍糧草由豫州籌措,不會和西征大軍爭奪朝廷財賦。

鐘繇同時書告坐鎮穎川的陳諶、代汝南太守許靖、代陳國相何夔、代梁國相劉獻竭盡全力給大軍籌措糧草。如果困難太大,就向穎汝一帶的門閥世族富豪們臨時賒借,無論如何要確保大軍的糧草輜重。

五月十八,徐州的援軍趕到相縣,雙方激烈廝殺。

五月二十四,滿龐、劉勛的援軍趕到相縣,雙方的戰鬥更加血腥。

五月二十五,鐘繇率軍後撤到梁國碭縣,子率、審榮率軍前來會合,漢軍兵力得到補充,隨即再度殺向相縣。

五月二十六,朝廷聖旨送到前線,還有一封大將軍寫給鐘繇的親筆書信。

朝廷嘉賞了鐘繇和前線將士,答應了鐘繇的要求,從洛陽抽調項陶的一萬大軍支援魯陽、昆陽一線,並命令彭烈和雷重兩軍留在豫州戰場,滎陽和陳留兩地將另派軍隊駐防。

朝廷還下旨,拜鐘繇為征西大將軍,持節鉞,督領豫州兵事,但豫州刺史一職卻授予了北疆人王澤,而豫州各郡國的太守、國相和主要大吏,朝廷均接受了鐘繇的舉薦。另外,大儒許靖被朝廷征召進京,拜為少府卿。原少府卿賈詡轉拜為中軍大將軍,統領虎賁羽林軍,隨同天子遠征西疆。

朝廷沒有讓鐘繇督領豫州軍政,而是另拜老臣王澤為刺史,顯然是擔心鐘繇擁兵自重。這一點,大將軍在給鐘繇的書信中著重提到了。大漢之所以亂,一定程度上歸咎於當年孝靈皇帝聽從了大臣劉焉的建議,改州刺史為州牧,讓地方長官督領軍政。朝廷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即使豫州是前線,地方長官督領軍政有利於穩定豫州,朝廷也絕不會答應。這不是相信不相信你的問題,而是天子威儀和大漢律法的權威問題,你務必理解朝廷的難處。朝廷寧願丟掉豫州,也絕不願意重蹈覆轍。

大將軍還詳細解釋了朝廷對南方戰局和豫州戰場的看法,希望鐘繇不要誤解朝廷。朝廷既然讓你統領大軍,那就是相信你,否則為什麽把十幾萬大軍交給你指揮?難道朝廷想自己打敗自己嗎?你如果能實現自己的承諾,為大漢收復豫州,守住豫州,你居功至偉。但如果你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無法解決大軍的糧草問題,請你務必以保存實力為上策,堅決放棄豫州,守住穎川即可。

對於朝廷來說,平叛的策略就是先平定羌人之亂,先穩定西北兩疆,這是朝廷的底線,你千萬不要因為個人原因和朝廷對抗。我馬上就要和天子遠征西疆,估計兩年內我不會回到長安,所以懇請你務必以社稷為重,遵從朝廷的旨意,穩定朝堂,穩定南方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