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11章.長河落日 第30節(第2/4頁)

李弘以手抵額,雙手輕輕地顫抖著,他感覺自己的心在滴血,感覺自己的身體冰冷冰冷的。

“你不舒服嗎?”徐榮看到李弘臉色很難看,擔心地問道。

李弘搖搖頭,“接下來,你們打算怎麽辦?”

“我和飛燕商量了一下,決定駁回鐘繇的建議。吳雄肩負拱衛京畿之責,洛陽大軍不能調動。南陽已經戰敗,王當如果突破丹水一線,隨即會形成孤軍深入之勢,極易遭到叛軍圍攻,所以我們打算讓王當立即撤回武關。豫州戰局已定,袁譚旦夕之間就會敗亡,此刻鐘繇完全可以分兵回援魯陽、昆陽一線。他之所以不願分兵回援,是想乘勢逼近徐州,和呂布東西夾擊,以形成奪取徐州之勢,迫使朝廷再度讓步,放棄今年西進平羌之策,轉而全力支持他攻占徐州,再建功勛。”

“豫州拿下了,徐州拿下了,那接下來,鐘繇就會要求朝廷改變平叛之策,支持他繼續南下平叛……”徐榮的語氣漸漸冷肅,“這些人對西疆的看法根深蒂固,總是認為西疆可有可無,總是認為西疆保不住了,京都還可以遷到洛陽。他們就從沒有想過,大漢要想真正實現中興,首先就要牢牢控制西北兩疆。沒有西北兩疆的穩定,就不可能有大漢的中興,就不可能實現社稷的繁榮昌盛。”

“我已書告鐘繇,命令他立即分兵回援。”徐榮的口氣不容置疑,“另外,我還書告呂布,請他選擇適當的時機撤出彭城。現在豫州已經拿下,瑯琊國也已經拿下,今年南方的仗打完了。西征大軍將在本月底攻擊涼州,請他們在朝廷規定的期限內結束戰事。”

“大將軍對朝廷的安排可有什麽意見?”徐榮最後問了一句。

李弘遲疑了片刻,緩緩說道:“從這次豫州大戰來看,鐘繇在穎汝一帶的影響力非常大,他一個人就能抵上十萬大軍,所以我認為把鐘繇繼續留在豫州統領大軍最為合適。襄陽有很多穎汝士人,鐘繇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分化和招撫他們,將來,大軍打荊州的時候,可以事半功倍,就象這次打豫州一樣,可以取得驚人戰果。”

徐榮沉默不語,眼裏露出一絲不以為然。顯然,他已打算豫州大戰結束後,把鐘繇調回京城了。

“子烈,你讓王當撤回武關,讓呂布撤出彭城,雖然理由冠冕堂皇,但大家心裏都有數,這可能會傷害穎汝士人,激化朝堂上的矛盾。反之,你如果讓鐘繇繼續留在豫州統領軍政大權,事情就會完全不一樣了。朝堂上的矛盾會因此緩和很多,這非常有利於大軍遠征西疆。”

徐榮考慮良久後說道:“大將軍,飛燕可能不會同意。以鐘繇在穎汝一帶的實力,只要給他時間和機會,他會在軍中迅速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會嚴重影響我們對軍隊的控制。如果將來尾大不掉,對我們是個威脅。”

李弘搖搖頭,“這只是我的建議,你和飛燕再仔細商量商量。其實,鐘繇培植自己的勢力,無非是拉攏軍中將領,這對軍中將領在平叛結束後入朝為卿有很大好處。要知道,本朝自光武中興以來,穎汝士人一直是朝堂上最大的勢力,如果軍中有一批將領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啊。”

徐榮若有所思。

****

豫州。

五月上,在漢軍連續攻擊下,平輿城岌岌可危,城內軍心渙散。尤為可怕的,平輿是許閥的根基之地,而許閥和袁閥之間一直仇怨頗深。最近袁譚又公開抓捕許靖,更是激怒了很多許閥士人,平輿城隨時都有叛亂的危險。

袁譚決定撤退。漢軍雖然攻打平輿,卻沒有包圍平輿,顯然是想逼迫袁譚棄城而逃。對鐘繇來說,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要想迅速占據豫州全境,最好的辦法就是趕走袁譚,而不是和袁譚在平輿城打個你死我活。

平輿城的東、南兩道城門都可以撤退,往南撤不是到荊州就是到揚州,袁譚只能寄人籬下,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而往東撤是沛國,可以把北疆軍吸引到徐州邊境,迫使曹操和自己攜手進退,這樣或許還有一線機會守住一國半郡,苟延殘喘。

五月初七淩晨,袁譚率軍倉惶而撤,急赴汝陰城,做出了南下揚州之勢。

鐘繇知道大勢已定,進城後,請許靖暫代汝南太守一職,安撫各城,同時命令李雲率軍駐守平輿,請何夔暫代陳國相,並命令子率率軍駐守陳縣,請劉獻暫代梁國相,命令審榮率軍駐守睢陽。自己和彭烈、雷重等人一起,領四萬大軍隨後追擊。

五月初九,大軍趕到汝陰城。斥候稟報,袁譚大軍渡過了穎水河,正在往沛國方向奔逃。